[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新生儿丹毒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0080.7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缪家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17/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新生儿 丹毒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新生儿丹毒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新生儿丹毒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3月,大都为肥胖婴儿,常在1~2岁即能自愈。其致敏原主要为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此外药物、花粉、细菌、病毒、日光等也可导致本病发生。本病中医称“胎敛疮”、“奶癣”等。针对新生儿丹毒,西医常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等进行治疗,但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新生儿丹毒的中药组合物,其针对新生儿丹毒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新生儿丹毒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金银花5-7,连翘5-7,黄芩5-7,板蓝根8-12,水牛角12-18,生地5-7,玄参5-7,紫草5-7,石菖蒲5-7,丹皮5-7,赤芍5-7,生甘草2-4。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金银花:甘;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连翘: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板蓝根: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
水牛角:味苦;咸;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热病头痛,商热神昏,发斑发疹,吐血、衄血,瘀热发黄,小儿惊风及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本草衍义》:凉血补血,补益肾水真阴不足。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多服恐伤人胃气。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
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热入血分,发斑,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