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贮油罐的油活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0508.8 | 申请日: | 201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龙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2/00 | 分类号: | C10G32/00;B01J19/14;C10L1/00;C04B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罐 活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贮油罐,特别是涉及一种贮油罐的油活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尚无在贮油罐中对油品进行活化小分子团聚体的物理处理技术,所以油品的活性低,油的闪点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贮油罐的油活化方法,其提高油品的活性,增加流动性且降低闪点。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贮油罐的油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
步骤二,在贮油罐中均匀放入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
优选地,所述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通过支架固定在贮油罐的内侧面。
优选地,所述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用不锈钢丝悬挂在贮油罐的内侧面。
优选地,所述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由二氧化钛粉、氧化钴粉、氧化镍粉、硅酸铝粉、硅酸锆粉、水合氯化钯粉、苏州土粉、稀土组成,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二氧化钛粉 3~8%
氧化钴粉 1~5%
氧化镍粉 1~5%
硅酸铝粉 15~35%
硅酸锆粉 20~40%
水合氯化钯粉 5~10%
苏州土粉 10~20%
稀土 3~10%。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贮油罐的油活化方法提高油品的活性,增加流动性且降低闪点,让油品更加细化,便于雾化,燃烧更加充分,达到节能和减排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贮油罐的油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有效地使油品的大分子团聚体产生共振,并使得碳链断裂从而变成较为活泼的小分子团聚体。
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由二氧化钛粉、氧化钴粉、氧化镍粉、硅酸铝粉、硅酸锆粉、水合氯化钯粉、苏州土粉、稀土组成,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二氧化钛粉 3~8%
氧化钴粉 1~5%
氧化镍粉 1~5%
硅酸铝粉 15~35%
硅酸锆粉 20~40%
水合氯化钯粉 5~10%
苏州土粉 10~20%
稀土 3~10%。
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的制造过程如下:二氧化钛粉、氧化钴粉、氧化镍粉、硅酸铝粉、硅酸锆粉、水合氯化钯粉、苏州土粉、稀土充分搅拌均匀,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沉腐72小时,并在油压机成型,待干燥后放入烧成炉烧成,烧成温度为1200-1300℃。
步骤二,在贮油罐中均匀放入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在贮油罐的内侧面或用不锈钢丝悬挂在贮油罐的内侧面。
本发明贮油罐的油活化方法在油品贮存时就对油品进行活化处理,通过远红外线发射晶体元件使油品的大分子团聚体变为小分子团聚体,提高油分子团的内能,提高油品的活性,增加流动性及降低闪点,让油品更加细化,便于雾化,燃烧更加充分,达到节能和减排效果。经实验测试,本发明处理后的油品在5天内使用时雾化细化效果好,容易充分燃烧,且节能1-2%,减排10%左右,动力性能增加1%,闪点降1℃左右,活性小分子团聚体达到10%,且油品卖到客户手中五天时仍能保持5%的活性小分子团聚体。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型和改变。因此,本发明覆盖了落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各种改型和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龙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龙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由可玻璃化的材料制造纤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缓冲活塞蓄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