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0679.0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9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朱思泉;李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朱梅;徐琳 |
地址: | 10006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后发性 白内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所述装置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后囊浑浊化的发生。
背景技术
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眼科最普通的手术之一。白内障晶状体位于一个晶状体囊中,为了进入白内障晶状体,需要在眼的边缘开一个切口以便将一个手术器具伸入眼的前房。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需要进行一个撕囊的处理过程,即,用一个手术切割器具在晶状体前囊膜上制造一个孔作为从眼前房直接进入白内障晶状体的通道。接着,通过各种现有方法取出白内障晶状体,例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法等。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晶状体囊除了为了获得进入白内障晶状体的通道而切除的那部分外,晶状体囊基本上保持完整。在摘除了白内障晶状体后,通常需要向晶状体囊中移植人工晶状体,以模仿原始晶状体的折射功能。
虽然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以及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使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显著受益,但是很多患者会在手术后五年内产生后囊浑浊化现象,即,后发性白内障(PCO)。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在儿童为100%,成人为30%~50%。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成因是白内障术后残留于前囊下或赤道部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迁移至后囊,使视轴区的后囊出现不同程度的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纤维化,从而影响视力。另外,晶状体上皮细胞还可发生纤维化,引起晶状体囊收缩。
眼科医生清楚这些由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引起的问题,一般会试图在人工晶体植入之前极其小心地去除所有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然而,尽管作了这些努力,通常也会有相当数量的上皮细胞留在晶状体囊的内表面上,这是因为上皮细胞难以辨认而且由于它们在晶状体囊的内表面上的位置的限制而经常难以触及。
目前,激光或手术后囊切开仍然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并发症,包括人工晶体损伤,术后眼压升高,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以及人工晶体脱位等。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解决的根本。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很多防止后囊膜混浊发生的方法。例如,在人工晶体设计上进行了改良以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主要有:⑴改善人工晶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减轻后囊膜的纤维化反应,⑵人工晶体光学部边缘的直方边设计阻挡LEC向视轴方向迁移,但仍然不能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在这些方法中,有一类方法是通过各种器具向晶状体囊中灌注胰蛋白酶溶液从而杀伤晶状体囊内表面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胰蛋白酶溶液可能会从事先对晶状体囊进行撕囊而形成的孔处溢出到房水或其他组织中,进而损伤眼内的其他组织。
固定化酶技术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生物酶固定在一定区域内,并且保持生物酶的大部分活性,在保证酶的高效、专一、温和的催化特性的同时,克服了天然酶稳定性差、非定向催化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最终,完成本发明。本发明人发现,利用胰蛋白酶防止后囊膜混浊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胰蛋白酶的作用范围限制在晶状体囊内,并因此设计本发明的装置,既保证了胰蛋白酶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定向催化杀伤作用,又避免了胰蛋白酶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毒性伤害。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所述装置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后囊浑浊化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出口端,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内容物从所述出口端挤压出的活塞;
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和
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外封闭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弹性膜为位于所述隔热管内的试管状,试管状的所述弹性膜的开口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以在所述活塞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膜从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膨出形成泡状物,其中,至少在所述弹性膜形成的泡状物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容器1和活塞6形成一种注射器结构。所述容器中的内容物可以为液体或气体。为了使胰蛋白酶更好地发挥活性,优选地,所述液体或气体的温度为30-40℃,优选37℃。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隔热管可为医用塑料材质,例如,在所述注射器是1mL注射器的情况下,所述隔热管的长为约6mm~7mm,厚度为约0.2mm~1mm,内径为约1.5mm~2.6mm,外径为约1.9mm~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