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标签读卡器及其抑制干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1817.7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韦宁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H04B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标签 读卡器 及其 抑制 干扰 方法 | ||
1.一种射频标签读卡器,具有:
产生连续扫频信号的频率源;
对该频率源发出的扫频信号进行频率搬移和滤波的混频滤波模块;
与所述频率源电连接,将该频率源产生的连续扫频信号进行定向传输的定向耦合器;
与该定向耦合器电连接的全频段扫描天线:输出所述频率源产生的连续扫频信号;接收射频标签的反射信号;
与所述定向耦合器相连接的检波器和低通滤波放大模块:提取反射信号中的低频幅度信息,对该信息进行低通放大,得到稳定的脉动直流信号;
与所述低通滤波放大模块电连接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与所述频率源电连接,为频率源设定扫频信号的频率和扫描方式;
工作时,处理单元设定并记录所述频率源发出连续扫频信号的频率和间隔,频率源发出的连续扫频信号经定向耦合器传送至所述全频段扫描天线;
射频标签接收到所述连续扫频信号后,会与其固有频率一致的扫频信号产生幅度最大的谐振信号,减小天线的反射信号能量;
天线接收射频标签的反射信号,该反射信号经定向耦合器依次经过所述检波器和低通滤波放大模块,得到稳定的脉动直流信号;处理单元分析该脉动直流信号的幅度信息,得到该脉动直流信号的幅度,结合记录的频率源发出的扫频信号的频率,形成幅频特性曲线,对该曲线进行门限判决,得到射频标签的固有幅频特性,与处理单元中存储的该标签的幅频特性曲线进行融合并进行门限判决,完成标签信息的读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标签读卡器,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频率源和定向耦合器之间依次设有:对连续扫频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的滤波放大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标签读卡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处理单元相连接,输出处理单元读出的射频标签中的信息的显示单元。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标签读卡器抑制干扰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S100.使用全频段扫描天线在射频标签附近发射连续扫频信号;使用所述天线接收射频标签的反射信号;
S200.检波器和低通滤波放大模块对所述反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稳定的直流脉动信号,将该脉动直流信号传输至处理单元;
S300.处理单元提取所述脉动直流信号的幅度,结合扫频信号的频率,形成新的幅频特性曲线S1,与事先存储在处理单元片内寄存器中的幅频特性背景曲线S0比较计算,计算S1/S0,提取新的曲线;
S400.搜索步骤S300中所述的新的曲线,搜索该曲线上单个频率点的比值,若比值低于0.8,则判决当前频点上的信息为1,否则判决当前频点上的信息为0,完成对射频标签存储信息的读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标签读卡器抑制干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在于: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S310.处理单元根据其内部状态寄存器的状态,判定所述射频标签是否为初次启动;
S320.若为初次启动:处理单元将所述脉动直流信号存储到片内寄存器中,形成幅频特性背景曲线S0;修改状态寄存器;
S330.若不是初次启动,在所述片内寄存器中存储新的幅频特性曲线S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射频标签读卡器抑制干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具有步骤S500:处理单元将读取到的射频标签存储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实现读卡器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标签读卡器抑制干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
S110.读卡器工作时,处理单元首先进行本机、状态寄存器、频率源和显示单元的初始化配置;
S120.处理单元控制频率源产生设定的连续扫频信号;
S130.滤波放大模块对连续扫频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并传送至定向耦合器;
S140.混频滤波模块对步骤S130处理后的扫频信号进行混频和滤波后传送至定向耦合器,由定向耦合器将信号传送至全频段扫描天线,由天线发出;
S150.全频段扫描天线接收射频标签的反射信号,该信号由定向耦合器传送到检波器,由检波器提取低频幅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韦宁,未经陈韦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8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