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光纤探针的单细胞检测仪及其探针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2402.1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郑昕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B82Y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光纤 探针 单细胞 检测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光纤探针的单细胞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包括有纳米探针、光源单元、微操系统、电学检测单元、细胞定位系统、光子探测单元和数据采集及分析单元,纳米探针最内层为光纤层,在光纤层外壁包裹有纳米环电极层,在纳米环电极层外壁包裹有绝缘层;
光源单元,用于生成波长和强度均可调的光线,并通过光纤层发射至待测细胞;
微操系统,用于移动纳米探针,纳米探针安装在微操系统的动力输出端;
电学检测单元,包括有信号发生器和检测信号接收与分析器,电学检测单元的信号发生器通过纳米环电极层与电学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接收与分析器;
细胞定位系统,包括有用于承载待测细胞的载台和用于移动及定位待测细胞的移动载台定位装置;
光子探测单元,包括有用于接收通过待测细胞光信号的传感器和检测装置,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滤波器和倒置显微镜发送至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光信号的强度;
数据采集及分析单元,控制微操系统和细胞定位系统,接收并分析电学检测单元和光子探测单元的数据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光纤探针的单细胞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探针为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光纤探针的单细胞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探针为多个,多个纳米探针固定一起作为一个探针组,并安装在微操系统的动力输出端,电学检测单元包括有多组信号发射、接收端,每组信号发射、接收端均与一个纳米探针相对应,每个纳米探针均由光源单元提供光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光纤探针的单细胞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探针绝缘层外壁还包裹有外纳米环电极层Ⅰ,在外纳米环电极层Ⅰ的外壁包裹有外绝缘层Ⅰ,我外绝缘层Ⅰ的外壁包裹有外纳米环电极层Ⅱ,纳米环电极层Ⅱ的外壁包裹有外绝缘层Ⅱ,外纳米环电极层Ⅰ和外纳米环电极层Ⅱ均与电学检测单元的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仪的探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激光加热的方法将多模光纤拉制成纳米探针;
2)在纳米探针的侧壁溅射上金涂层作为纳米环电极层;
3)在纳米环电极层的外壁通过2-烯丙基苯酚和苯酚的共聚反应形成一层绝缘层;
4)对步骤3)处理后得到的样品通过聚焦离子束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纳米光纤探针的单细胞检测仪的探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后进行以下处理:
5)在绝缘层外壁溅射上金涂层作为外纳米环电极层Ⅰ;
6)在外纳米环电极层Ⅰ的外壁通过2-烯丙基苯酚和苯酚的共聚反应形成外绝缘层Ⅰ;
7)在绝缘层Ⅰ外壁溅射上金涂层作为外纳米环电极层Ⅱ;
8)在外纳米环电极层Ⅱ的外壁通过2-烯丙基苯酚和苯酚的共聚反应形成外绝缘层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4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