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肉牛冷鲜肉食品安全可追溯方法及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52970.1 申请日: 2013-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3455867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高安社;温永春;马鸡换;李元哲;李凌云;暴宇;田锐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内蒙古科技信息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50/2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10010 内蒙古***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联网 技术 肉牛 鲜肉 食品安全 追溯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焦点的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各国政府迅速制定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管理,其中对肉制品的识别与跟踪成为重要措施之一。例如,英国政府就规定对牛、猪、绵羊、山羊、马等饲养动物都必须采取各种跟踪与识别手段。2000年,欧盟公布了《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从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实行强制性的食品工业标准,其中包含了食品安全追溯的主题,进入欧盟的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否则将不得进入。对于进口食品,不具备可追溯性的食品禁止进口。2000年欧盟出台了(EC)No1760/2000和(EC)No1825/2000号法规,其中(EC)No1760/2000号法规又称新牛肉标签法规,法规要求自200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国家上市销售的牛肉产品必须要具备可追溯性,在牛肉产品的标签上必须标明牛的出生地、饲养地、屠宰场和加工厂,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 

美国同样关注食品安全追溯问题。美国2002年发布的“公共安全和生物恐怖主义防备和反应法案”也要求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等供应链环节建立记录保存的法律要求,以实现食品的可追溯性。正如白宫发言人所说,“要提高肉类和家禽产品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农业部追溯肉类或家禽产品生产、使用历史和相关场所的能力。这就要求有记录保存和审核体系或登记验证。” 

澳大利亚建立了“国家畜禽识别系统”,在2002年给全国1.15亿头羊打上了产地标签,有关部门一旦发现某种疾病,可以根据签号迅速查出该羊的产地和农场,并尽快采取预防措施。 

日本2001年实行食品溯源制度,从最初的牛肉已经推广到猪肉、鸡肉等肉食品和水产品、蔬菜产业等。2003年6月日本国会上立法通过了称之为“牛肉生产履历表”的牛肉销售履历表制度,并于200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要求2003年12月1日起在日本各大小超市,所有牛肉包装必须具有八大内容的履历表。这八项内容为:牛肉所属性别、出生年月、饲养地、加工者、零售商、无疯牛病病变说明、检验合格证等。 

针对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的法律要求,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开发了采用现有的GS1系统(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以前称EAN·UCC系统,在我国也称ANCC系统)是以贸易项目、物流单元、位置、资产、服务关系等的编码为核心,集条码和射频等自动数据采集、电子数据交换、全球产品分类、全球数据同步、产品电子代码(EPC)等技术为一体,服务于物流供应链的开放的标准体系。目前已经在145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用于贸易、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尤其是日用品、食品、医疗、纺织、建材等行业的应用更为普及,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更多用于跟踪与追溯食品、饮料、牛肉产品、水产品、葡萄酒、水果和蔬菜的应用,并相继出版了《牛肉产品追溯指南》、《生鲜农产品追溯指南》、《鱼类产品追溯指南》、《香蕉供应链追溯指南》、《葡萄酒供应链追溯指南》、《GS1可追溯性实施指南》以及《GS1可追溯性标准》等可追溯性应用指南和标准。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GS1系统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经正式推荐GS1系统用于食品的跟踪与追溯。欧盟采用GS1系统系统对食品进行跟踪与追溯的方法被称为UN/ECE追溯 标准。 

总的来说,欧盟和日本拥有深度最深的强制性系统,他们通过最终包装上的标签信息对动物从源头到零售商店间的信息进行了链接。澳大利亚的可追溯系统没有对屠宰场和零售商店进行链接,但是当牛肉出口时,系统会记录容器及其内存物从而使得进口代理商了解这些信息。巴西、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均拥有宽度最大的系统。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和巴西已经成立了精度最大的系统,这些国家的个体动物和它们的农场起源可以用牛肉系统进行链接。澳大利亚的牛肉可追溯系统建立在电子标记的基础上,据称电子标记能够准确地搜集和记录信息。加拿大和阿根廷的系统主要依靠农场和加工商提供的信息,并没有国家或私人认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内蒙古科技信息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内蒙古科技信息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