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设备的组装方法和连接器嵌合状态的检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2991.3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栗田大史;加岛规安;岛本朋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杨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组装 方法 连接器 嵌合 状态 检查 装置 | ||
1.一种具有连接器的电气设备的组装方法,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一方与另一方嵌合而制作出产品,其中,
准备好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一方、以及安装有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另一方的电路基板,该第一连接器具有卡合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由于嵌合而弹性变形、越过所述卡合部能够与该卡合部卡合的卡合爪;
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一方与另一方嵌合;
由摄像机拍摄所述电气设备的包含所述卡合爪的部分;
根据通过该拍摄而得到的图像,测定由于所述卡合爪爬在所述卡合部上并变形而变化的数据;
通过比较所测定的数据和预先设定的基准数据,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是否被恰当地嵌合;
在该判定的结果为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没有被恰当地嵌合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重新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主体;以及包含有设置于该第一主体且相互对置的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部;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主体;以及包含有设置于该主体且相互对置的所述卡合爪的卡合爪部;
所述测定数据是在述第二连接器中相对置的所述卡合爪的一方卡合爪至另一方卡合爪的长度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主体,所述卡合爪被支撑于所述主体的一部分,所测定的所述数据对应于被所述卡合爪中的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向外部露出的部分的上表面反射的光的反射区域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拍摄之前,进行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的形状与从所述摄像机得到的图像的数据之间的图案匹配,来决定进行所述测定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二连接器对电气布线或光布线进行连接。
6.一种检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一方与另一方嵌合而制作出的产品的嵌合状态的装置,其中,具备:
照明部,对包含有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卡合爪的部分进行照明,该第二连接器的卡合爪由于嵌合而弹性变形,越过所述卡合部而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卡合部卡合;
摄像机,对所述产品的包含所述卡合爪的部分进行拍摄;
测定部,根据由该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测定由于所述卡合爪变形而变化的数据;以及
判定部,通过比较由该测定部测定出的数据和预先设定的基准数据,来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是否被恰当地嵌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主体;以及包含有设置于该第一主体且相互对置的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部;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主体;以及包含设置于该主体且相互对置的所述卡合爪的卡合爪部;
所述测定数据是所述第二连接器中相对置的所述卡合爪的一方卡合爪至另一方卡合爪的长度尺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主体,所述卡合爪被支撑于所述主体的一部分,所测定的所述数据对应于被所述卡合爪中的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向外部露出的部分的上表面反射的光的反射区域的大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在所述拍摄之前,进行所述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的形状与从所述摄像机得到的图像的数据之间的图案匹配,来决定进行所述测定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二连接器对电气布线或光布线进行连接。
11.一种检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一方与另一方嵌合而制作出的产品的嵌合状态的方法,其中,
通过摄像机,对包含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卡合爪的部分进行拍摄,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卡合爪由于嵌合而弹性变形,越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卡合部而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卡合部卡合;
根据通过该拍摄得到的图像,测定由于所述卡合爪变形而变化的数据;
通过比较所测定的所述数据和预先设定的基准数据,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是否被恰当地嵌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9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