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3077.0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翔 |
主分类号: | H01R39/64 | 分类号: | H01R39/64;H01R39/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电领域的,为一种高效率通电装置,具体为一种通电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转轴通电装置是以碳刷搭靠的方式通电,转轴高速转动致使碳刷发热产生火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再有,由于高温导致导线电阻增大,损耗电能;如此,电流越强,损耗的电能就越多。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发明一种可通较强电流和多组导线通电的通电器,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发明一种可通较强电流和多组导线通电的通电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电器,包括绝缘矩形管和支架,位于所述绝缘矩形管上依次紧密串联有固定架、至少一个通电装置及轴向贯穿绝缘矩形管的转轴;所述通电装置包括两个内碳触片抱合并通过绝缘环固连的碳触球和与内碳触片契合并活动连接的两外碳触片,外碳触片固定套设于绝缘矩形管,该外碳触片通过套设于绝缘矩形管上的弹簧抵接能与碳触球紧密契合,所述绝缘环通过支架与转轴连接,转轴的转动能同步带动绝缘环及碳触球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支架为两根,两根支架间隔180度设置。
进一步,位于所述支架与绝缘环连接处设有连通内碳触片与支架的导线管,该导线管内通有导线。
进一步,位于所述绝缘矩形管与外碳触片连接处设有连通外碳触片与绝缘矩形管的导线管。
进一步,所述导线从靠近固定架的绝缘矩形管一端为入口,另一端转轴轴边为出口。
进一步,所述外碳触片开有与绝缘矩形管匹配的第一槽孔,所述内碳触片开有与转轴匹配的第二槽孔。
本发明的通电装置包括两个内碳触片抱合并通过绝缘环固连的碳触球和与内碳触片契合并活动连接的两外碳触片,并且轴向导电的内外碳触片,触面形状互补吻合,克服了传统转轴通电装置碳刷发热产生火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再有,由于高温导致导线电阻增大,损耗电能;如此,电流越强,损耗的电能就越多等技术问题,提高了用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通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碳触片和外碳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揭示的是一种通电器,其包括绝缘矩形管1和支架5,位于所述绝缘矩形管1上依次紧密串联有固定架2、至少一个通电装置3及轴向贯穿绝缘矩形管1的转轴4;所述通电装置3包括两个内碳触片31抱合并通过绝缘环32固连的碳触球33和与内碳触片31契合并活动连接的两外碳触片34,外碳触片34固定套设于绝缘矩形管1,该外碳触片34通过套设于绝缘矩形管1上的弹簧6抵接能与碳触球33紧密契合,所述绝缘环32通过支架5与转轴4连接,转轴4的转动能同步带动绝缘环32及碳触球33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支架5为两根,两根支架5间隔180度设置;位于所述支架5与绝缘环32连接处设有连通内碳触片31与支架的导线管7,该导线管7内通有导线71;位于所述绝缘矩形管1与外碳触片34连接处设有连通外碳触片34与绝缘矩形管1的导线管7;所述导线71从靠近固定架2的绝缘矩形管1一端为入口11,另一端转轴4轴边为出口12;所述外碳触片34开有与绝缘矩形管1匹配的第一槽孔341,所述内碳触片31开有与转轴4匹配的第二槽孔311。
本发明的通电装置包括两个内碳触片抱合并通过绝缘环固连的碳触球和与内碳触片契合并活动连接的两外碳触片,并且轴向导电的内外碳触片,触面形状互补吻合,克服了传统转轴通电装置碳刷发热产生火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再有,由于高温导致导线电阻增大,损耗电能;如此,电流越强,损耗的电能就越多等技术问题,提高了用电效率。本发明适合运用于电机边转风扇等电器设备的通电装置上。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翔,未经高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卷弹簧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数字照片框架组件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