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维生素C滴丸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3156.1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刚;陈阳生;任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31/375;A61K47/34;A61K47/14;A61P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26610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维生素 滴丸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滴丸,具体地,是包含维生素C包合物的缓释滴丸。
背景技术
滴丸剂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3、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4、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包合物具有以下优点:掩盖不良臭味,降低刺激性;增加药物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稳定性。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抗氧化维生素当中的一种,它参与体内羟化反应,为形成骨骼、牙齿、结缔组织及非上皮组织细胞间粘物所必需,可维持牙齿、骨骼、血管的正常功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据有关资料报道维生素C在各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当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时,就应该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改善营养缺乏症,尤其是中老年应较为重视。维生素对许多疾病都有预防作用,而许多疾病的发生可能或多或少与维生素C的缺乏有关系,另外维生素C还能和许多其他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某些疾病。
目前尚未公开过有关维生素C包合物缓释滴丸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维生素C制剂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发明了维生素C包合物缓释滴丸。
本申请先将维生素C制备成包合物,然后再制备成缓释滴丸,将包合、缓释与滴丸技术合三为一,发挥三方面的优点。
滴丸包括维生素C包合物,基质、稳定剂。
维生素C包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和包合材料,活性成分为维生素C,包合材料为β-环糊精,羟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的一种或几种。活性成分与包合材料的重量比例为4:1-1:4。
维生素C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水或含水乙醇介质中,按一定比例,将维生素C与α-环糊精,β-环糊精,羟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的一种或几种反应,将所得溶液经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包合物;或
(2)以固体形式,将维生素C与α-环糊精,β-环糊精,羟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或
(3)维生素C与α-环糊精,β-环糊精,羟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的一种或几种反应进行高能研磨。
缓释滴丸的基质是实现缓释效果的关键,经多方面研究,选用单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6000和硬脂酸的混合物作为基质,且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1.5,能够制备得到缓释效果极佳的滴丸制剂,且制得的滴丸成丸、圆整度最好。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维生素C包合物过100-200目筛,与基质和稳定剂混合成固体分散体系,在65±5℃下滴入0-20℃的冷凝液,吸附冷凝液,滴丸经干燥,即得。
本发明所指的稳定剂包括磷酸盐的PH缓冲对,如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
本发明所指的冷凝液包括冷凝液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茶油、菜油等。
本发明所述计量均为重量。
实施例1
滴丸的处方为(按重量计):
维生素C包合物(维生素C:羟丙基β-环糊精为1:2)4.2g
单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6000和硬脂酸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例为1:1:1.5) 18g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 0.2g
冷凝液为液体石蜡。
制备方法:
1.按照下述方法制备维生素C包合物:
(1)在水或含水乙醇介质中,按比例,将维生素C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反应,将所得溶液经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包合物;或
(2)以固体形式,将维生素C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反应;或
(3)维生素C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反应进行高能研磨。
2.将维生素C包合物粉碎过100-200目筛;将单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研磨混合均匀,在水溶上加热熔融,并混匀;将维生素C包合物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熔融物中,混匀,倾入料液槽中,保持温度65-70℃10分钟,将上述药液滴入0-20℃的液体石蜡中形成滴丸,吸除冷凝液,干燥滴丸,包装。
对照组1
滴丸的处方为(按重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槽式板式冷藏蒸发器
- 下一篇:新型老年人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