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3200.9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傅华青;詹昇峯;张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散热器 防尘 装置 | ||
1.一种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所述散热器具有一入风口,其特征在于,该防尘装置包括:
一第一叶片组,设置在所述入风口的一侧边,该第一叶片组包含平行且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叶片,各所述第一叶片包含一第一衔接部及自该第一衔接部延伸的一第一挡掣部,该第一挡掣部朝接近所述散热器的方向弯折并与另一相邻第一叶片的第一衔接部形成一第一开口;以及
一第二叶片组,设置在该第一叶片组及所述入风口之间,该第二叶片组包含平行且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叶片,各所述第二叶片包含一第二衔接部及自该第二衔接部延伸的一第二挡掣部,该第二挡掣部朝远离所述散热器的方向弯折并与另一相邻第二叶片的第二衔接部形成一第二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叶片组还包括一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围设在该多个第一叶片的外侧并连接各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衔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叶片组还包括一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围设在该多个第二叶片的外侧并连接各所述第二叶片的第二衔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设有多个第一结合孔,该第二框架对应设有多个第二结合孔,该多个第一结合孔及该多个第二结合孔中分别对应穿设有一锁固元件,该第一框架及该第二框架通过该锁固元件而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跨置在该第一叶片组及该第二叶片组之间的一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二侧边设有多个开槽,各所述第一挡掣部及各所述第二挡掣部的一部分对应安置在各所述开槽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挡掣部的延伸线落在该第二挡掣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对应呈错位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滤网,该滤网设置在该第二叶片组与该入风口之间。
9.一种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叶片组,包含平行且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叶片,各所述第一叶片包含一第一衔接部及一第一挡掣部,该第一挡掣部连接该第一衔接部,该第一叶片的第一挡掣部与相邻第一叶片的第一衔接部形成一第一开口;以及
一第二叶片组,设置在该第一叶片组的一侧边,该第二叶片组包含平行且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叶片,各所述第二叶片包含一第二衔接部及一第二挡掣部,该第二挡掣部连接该第二衔接部,该第二叶片的第二挡掣部与相邻第二叶片的第二衔接部形成一第二开口;
其中,进入该第一叶片组的灰尘粒子会受到第二叶片组挡掣而掉落在第一叶片组及第二叶片组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叶片组还包括一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围设在该多个第一叶片的外侧并连接各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衔接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具有一入风口,该第一框架罩合该入风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滤网,该滤网设置在该第一叶片组及该入风口之间。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设有多个第一结合孔,该多个第一结合孔中分别穿设有一锁固元件。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跨置在该第一叶片组上的一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二侧边设有多个开槽,各所述第一挡掣部的一部分对应安置在各所述开槽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2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足部机械能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蒸发冷却介质泄漏监测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