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红球藻生产微藻能源(生物柴油)原料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53534.6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宋萍萍;刘倩;龙元薷;庞通;林伟;李凌;张振;何梅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2P23/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红球藻 生产 能源 生物 柴油 原料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微藻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红球藻生产微藻能源(生物柴油)原料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决定着现代文明进步程度。伴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日益增大;同时,传统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终将枯竭。在我国化石能源短缺、储备不足,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能源形势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石油消耗大国,其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预计到2030年我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可能达到80%。同时,传统燃料排放大量CO2,导致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因而引起系列气候和生态变化问题,CO2减排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寻求可再生能源是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近年来,作为化石能源替代品之一的生物柴油是国际上可再生能源的新生力量,发展迅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生物能源中,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含油量高、生长周期短、油脂单位面积产率高等独特优势。据理论计算,微藻产油能力是油菜、大豆、玉米等作物产油量的几十倍。发展微藻生物柴油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规模化开发微藻柴油,可充分满足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
尽管如此,迄今为止国际上在该领域工作依然停留在前期研究与中试论证的起步阶段,生产成本过高将一直是限制着该产业发展经济可行性的屏障。为此,寻找并开发兼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油微藻,均摊和相对降低生物能源生产将是本领域重点方向之一。
雨生红球藻具有复杂的细胞周期和多种繁殖方式,可简单地分为游动和不动细胞阶段。游动细胞阶段的细胞行无性生殖(孢子)和营养繁殖(2分裂),细胞多呈绿色。不动细胞阶段的细胞行无性生殖(孢子)和营养繁殖(出芽),不动细胞形态为圆球形,无鞭毛,不会游动。细胞大小变化幅度较大,刚形成的不动细胞通常为绿色,随后从中央开始向外逐渐变成红色,直至整个细胞呈鲜红色。该藻在胁迫条件下,如缺乏氮、磷或强光照射下,藻细胞生长趋于缓慢,同时次生代谢产物虾青素大量积累。规模化生产中,虾青素含量一般占细胞干重的1-2%,高的可达3-4%,理论上最高达6%,被公认为自然界中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获取高附加值天然虾青素的理想材料。另外,在虾青素累积过程中,红球藻同时也可累积大量油脂,这些油脂也是生物能源开发的原料。虾青素可广泛应用在水产、化妆品、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因此通过开发红球藻虾青素资源,同时生产生物能源原料,可综合利用该生物资源,并在很大程度上均摊和降低生物能源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红球藻生产微藻能源(生物柴油)原料的工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红球藻生产微藻能源(生物柴油)原料的工艺方法,将生长至对数生长期的单细胞红球藻于光生物反应器内经过人工培养在游动细胞阶段快速繁殖,获取生物量,而后诱导细胞转化为不动细胞,实现快速积累高附加值天然虾青素和生物能源油脂;最后采用沉降、离心分离得到高附加值的虾青素以及微藻能源(生物柴油)原料。
所述光生物反应器由封闭体系的光生物反应器与开放体系的光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组成。
所述封闭体系的光生物反应器为柱状光生物反应器或平板光生物反应器或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开放体系的光生物反应器为敞开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
将红球藻在游动细胞阶段培养到稳定生长期,然后转入到缺氮和/或缺磷的培养基中在胁迫条件下诱导游动细胞向不动细胞转化;不动细胞降低生长速度并开始累积虾青素和油脂,随着上述胁迫时间的延长,在红球藻不动细胞内实现快速积累高附加值的天然虾青素和生物能源油脂。
所述缺氮和/或缺磷的培养基具体指在培养红球藻的相应培养基中未添加氮磷营养元素,或由于前期游动细胞生长已经将藻液中的氮磷营养耗尽,而实际产生的营养亏缺培养基。
将诱导培养后的藻细胞采用自然沉降、板框过滤和离心收集藻泥,所得藻泥经高压均质或高速物理碰撞实现细胞破壁,细胞破碎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分离得到虾青素和能够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微藻能源原料。
所述离心后收集的藻泥需经反复清洗后,直接经高压均质的方式实现细胞破壁;或清洗后的藻泥通过真空冷冻喷雾干燥处理成干藻粉,再利用超高速碰撞的方式实现细胞破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