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流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135.1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8 | 分类号: | B65G53/28;B65G53/36;B65G53/40;B65G5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领域,一种适用于连续生产的全封闭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气流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间物料传输方式主要有斗式提升机、传送带以及螺旋输送系统等几种方式,这几种方式都存在着共同的缺陷。首先,日常工作中可以发现这几个系统都是不完全封闭的,当然这样的装置对一些没有灰尘的材料是比较实用的,如果用在一些生产中存在灰尘车间就不太实用了。如果用在有灰尘的车间,或是较小的颗粒状原料的生产的话,一方面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物料的滑落,从而不利于生产。其次,这几种装设备的操作部分需要人力,像斗式提升机的最前面的加料段,往里面的投料需要人力,所以操作起来会比较辛苦。传送带和螺旋输送系统也是一样,主要都是靠人力来搬运。然后,还有这几种装置都是单独工作的,如果生产中有二次加料的话,还要再装一台同样的设备,所以这样投入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连续生产的全封闭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气流输送系统,以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粉尘飘扬、员工疲劳和生产不连续等现象。
(二)技术方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气流输送系统包括风机、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相连的若干个中转料仓;所述中转料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管道与若干个进料装置的排料口连通,所述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物料处理装置的入料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风机为罗茨风机,所述中转料仓为负压料仓。
优选的,所述中转料仓上设有除尘器。
优选的,所述管道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阀门。
优选的,所述阀门为气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物料处理装置为分料器、振动筛、球磨机、包装机或水洗装置。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为吸嘴、吸料枪、旋转加料器、所述分料器、所述振动筛或所述球磨机。
进一步的,所述罗茨风机包括第一罗茨风机和第二罗茨风机;所述中转料仓包括第一中转料仓;所述吸料枪包括第一吸料枪和第二吸料枪;所述第一中转料仓与第一罗茨风机相连,所述第一中转料仓的进料口与第一吸料枪连通,所述第一中转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分料器的入料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料仓还包括第二中转料仓和第三中转料仓;所述振动筛包括第一振动筛和第二振动筛;所述第二中转料仓与第二罗茨风机相连,所述第二中转料仓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料器的排料口连通,所述第二中转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振动筛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三中转料仓与第二罗茨风机相连,所述第三中转料仓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料器的排料口连通,所述第三中转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振动筛的入料口连通;第一振动筛和第二振动筛的排料口分别与分料料仓的入料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料仓还包括第四中转料仓;中转料仓通过送料料仓与球磨机、包装机或水洗装置连通,送料料仓包括第一送料料仓、第二送料料仓和第三送料料仓;所述第四中转料仓与第二罗茨风机相连,所述第四中转料仓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料料仓的排料口连通,所述第四中转料仓的出料口与第一送料料仓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一送料料仓的排料口与所述球磨机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球磨机的排料口与所述第二中转料仓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料仓还包括第五中转料仓;所述第五中转料仓与第二罗茨风机相连,所述第五中转料仓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料料仓的排料口连通,所述第五中转料仓的出料口与第二送料料仓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二送料料仓的排料口与所述包装机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五中转料仓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吸料枪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料仓还包括第六中转料仓;所述第六中转料仓与第二罗茨风机相连,所述第六中转料仓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料料仓的排料口连通,所述第六中转料仓的出料口与第三送料料仓的入料口连通,所述第三送料料仓的排料口与所述水洗装置的入料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中转料仓和所述送料料仓上分别设有料位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气流输送系统,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物料不会落地,也不会间断,操作简单;其次,本发明为全封闭系统,输送过程中没有粉尘外扬,同时装有除尘系统,可以将下料部分所产生的部分粉尘吸走,不会对车间以及工作人员造成影响;另外,本系统自动化及一体化程度高,操作起来会比较的简单,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控制,不会出现工作人员疲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气流输送系统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