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天线稳健干扰抑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4228.4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刘聪锋;张煜;朱燕;王龙;赵梓越;简康;谢鑫;袁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7101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天线 稳健 干扰 抑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的波束赋形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天线稳健干扰抑制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通信系统的智能天线系统中的波束赋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智能天线技术也应用于多天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期望用户信号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方向,达到有效接收期望移动用户信号并抑制或消除无用干扰信号的目的。
当有用信号的导向矢量和其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时,波束形成器的性能将会急剧地下降。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对角加载技术来实现,但是传统加载方法只考虑正加载,且加载电平难以准确求解。对于抗干扰性能也难以保证,因此算法性能难以达到优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天线稳健干扰抑制方法,使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性能改善达到最优。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天线稳健干扰抑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信号和干扰参数判断阵列接收数据中是否存在干扰;
2)若不存在干扰,则采用最差性能最优(LSMI)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得到最优权矢量wLSMI;
3)若存在干扰,则采用线性干扰参数约束的LSMI(LJC-LSMI)波束形成算法得到最优权矢量wLJC-LSM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