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687.2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2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武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三维(3D)立体显示,尤其是裸眼3D立体显示已成为显示领域的必然趋势之一。3D立体显示是基于双目视差和光栅装置分光原理实现3D立体显示效果。
如图1a所示,裸眼3D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为:在第一时刻,通过光栅装置33使显示面板30的亚像素31所发出的光射在不同视场内,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落在不同视场内,从而产生3D立体感觉。并且,如图1b所示,在第二时刻,改变奇数列和偶数列的亚像素所对应的光栅装置的光栅状态(即遮光区33a和透光区33b变换),这时,由于人眼的刺激滞留效应,观看者的单眼会得到来自奇数列和偶数列的亚像素的刺激,单眼分辨率并不降低。
现有技术中,当光栅装置的光栅状态由第一时刻变为第二时刻时,显示面板也正在进行自上而下的图像刷新,这时,就会出现第一时刻的图像和第二时刻的图像同时存在的现象,造成图像串扰。如图2所示,第二帧画面刚刚刷新到第四行,此时,上半部分对应第二时刻的光栅状态,下半部分对应第一时刻的光栅状态,产生图像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3D图像串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依次获取当前帧图像中与显示面板上的各列亚像素对应的左眼图像数据或右眼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各列亚像素对应的左眼图像数据或右眼图像数据依次更新上一帧图像中各列亚像素显示的图像,同时更新上一帧图像对应的光栅装置的遮光区域和透光区域,实现裸眼3D图像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依次获取当前帧图像中与显示面板上的各列亚像素对应的左眼图像数据或右眼图像数据;
3D显示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列亚像素对应的左眼图像数据或右眼图像数据依次更新上一帧图像中各列亚像素显示的图像,同时更新上一帧图像对应的光栅装置的遮光区和透光区,实现裸眼3D图像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当光栅装置更新某一列亚像素图像时,控制相邻列亚像素和该列亚像素为遮光区域,避免刷新当前列亚像素图像时,引起相邻列亚像素发生串扰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a为裸眼3D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示意图(第一时刻);
图1b为裸眼3D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示意图(第二时刻);
图2为图像产生串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栅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一帧图像更新后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帧图像更新后的图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帧图像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帧第一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帧第二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帧第三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帧第四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前帧第五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一帧第一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一帧第二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一帧第三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一帧第四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一帧第五列亚像素更新后的图像及遮光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控制方法对应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3D显示存在的图像串扰问题。
下面结合3D显示系统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流量放大的电子空重车调整阀
- 下一篇:低地板轻轨车辆动车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