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钢丝绳弯折次数记录和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5019.1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利;高巧红;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博瑞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5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钢丝绳 次数 记录 计算方法 | ||
1.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弯折次数记录和计算方法,该方法涉及的主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卷筒、钢丝绳、动滑轮、定滑轮、绝对值多圈编码器、数据线、数据处理和显示装置;驱动装置与卷筒连接,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固定在相应位置上;在卷筒、动滑轮、定滑轮和钢丝绳组成的缠绕系统中,卷筒的转动带动钢丝绳在卷筒、动滑轮、定滑轮上运动;绝对值多圈编码器与卷筒轴相连;数据线将编码器的读数传输给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装置是通过实时记录卷筒每次开始转动和停止转动时编码器的读数,实现对钢丝绳全长范围内弯折次数的实时记录和累计计算的,显示装置显示的是弯折次数沿钢丝绳全长的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弯折次数记录和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卷筒和滑轮上的钢丝绳弯折点作为计算点;将钢丝绳自身作为坐标轴,钢丝绳在卷筒工作圈上的起点为坐标原点;根据卷筒开始转动和停止转动时编码器的读数,计算出钢绳经过每一弯折点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弯折次数记录和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筒转动一次后,钢丝绳在每个弯折点都对应了一个弯折区间,弯折区间对应了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和弯折次数1三个参数,把这三个参数用一个一维数组表示;再用全部弯折区间对应的一维数组,组成一个n行3列的二维数组A'nX3,n为弯折点的个数;二维数组的一行,对应一个弯折区间;二维数组的第一列元素是各弯折区间的起点坐标,二维数组的第二列元素是各弯折区间的终点坐标,二维数组的第三列元素是各弯折区间的弯折次数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弯折次数记录和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筒转动一次,钢丝绳弯折次数的计算步骤如下:
(1)构建数列
构建一个数列a”j(j=1,2,3,……,m,m≤2n),数列中的元素是由二维数组A'nX3的前两列元素打乱顺序后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后得到的;
(2)对钢丝绳分段
用构建的数列a”j对钢丝绳分段,a”j中相邻的两个数值,小者作为一个分段的起点坐标、大者作为这个分段的终点坐标;
(3)确定弯折次数
将各分段的坐标值与二维数组A'nX3各行对应的弯折区间的坐标值相比较,看其被几个弯折区间所包容;一个分段的弯折次数,等于包容该分段的弯折区间的个数;
(4)组成数组
每一个分段对应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和弯折次数三个参数用一个一维数组表示;再用全部分段对应的一维数组,组成一个(m-1)行3列的二维数组A”(m-1)X3;二维数组的一行,对应一个分段;二维数组的第一列元素是钢丝绳各分段起点坐标,二维数组的第二列元素是钢丝绳各分段的终点坐标,二维数组的第三列元素是钢丝绳各分段的弯折次数;这样,卷筒的每一次转动,都会得到一个表示弯折次数沿钢绳全长的分布情况的二维数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弯折次数记录和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次转动后钢丝绳弯折次数的累积计算,转化为两个表示弯折次数沿钢绳全长的分布情况的二维数组的合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博瑞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博瑞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0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水泵的排出系统
- 下一篇:气缸相循环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