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5964.1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2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胡余生;魏会军;许树学;马国远;郑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布液 歧管 蒸汽 压缩 制冷系统 高效 闪发器 | ||
1.一种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1)、分液器(2)、布液歧管(3)、闪蒸隔板(4)、出液管(5)、壳体(6)及出气管(7);进液管(1)连接在壳体(6)的上部,出液管(5)连接在壳体(6)的底部,出气管(7)连接在壳体(6)的中间或靠上部的位置;在壳体(6)的内部,分液器(2)与插入壳体内的进液管(1)相连,分液器(2)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布液歧管(3),布液歧管(3)深入到距离壳体(6)底部1/2至1/3深度的位置,在高度上错开排列,即相邻布液歧管(3)的高度不相等;在每根布液歧管(3)出口的下部,布置有与布液歧管(3)轴向垂直的闪蒸隔板(4),闪蒸隔板(4)固定在壳体(6)上或布液歧管(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蒸隔板(4)为圆形或圆缺形;闪蒸隔板(4)上开有小孔或不开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蒸隔板(4)放置在与布液歧管(3)轴向垂直的下方,与其相应的布液歧管(3)通过一段金属焊接;或固定在相邻布液歧管(3)或壳体(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器为立式或为卧式。
5.一种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6);
进液管(1),连接在所述壳体(6)的上部的第一位置;
出液管(5),连接在所述壳体(6)的底部的第二位置;
出气管(7),连接在所述壳体(6)的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
分液器(2),设置在所述壳体(6)的内部,所述分液器(2)与插入所述壳体(6)内的进液管(1)相连通;
布液歧管(3),所述布液歧管(3)的进口与所述分液器(2)相连接,所述布液歧管(3)的出口伸向所述壳体(6)底部;
闪蒸隔板(4),设置在所述布液歧管(3)的出口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蒸隔板(4)与所述壳体(6)或所述布液歧管(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蒸隔板(4)与所述布液歧管(3)的轴向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蒸隔板(4)与所述布液歧管(3)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1mm至1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蒸隔板(4)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蒸隔板(4)上设置有小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孔的直径为2mm至4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孔的直径为3mm。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闪蒸隔板(4)与所述布液歧管(3)通过金属支架焊接。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为立式或为卧式。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布液歧管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高效闪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液歧管(3)为多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9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海水珍珠色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光生物降解塑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