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铸铝合金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6025.9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薛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材料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合金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铸铝合金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重铸铝合金材料在固溶处理、淬火和人工时效等热处理工艺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铝合金产品的机械性能,但是产品的表面常常会产生发黑现象,造成产品的性能和外观达不到使用要求。经实验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重铸铝合金材料在现有的热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的固溶处理过程中,铝合金中的铜、铁等金属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在铝合金产品表面生成一层薄的黑色氧化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重铸铝合金热处理工艺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处理后的重铸铝合金产品的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好、硬度高,同时产品外观不存在发黑现象的重铸铝合金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铸铝合金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其依序包括固溶处理、淬火和人工时效,在所述固溶处理过程中向固溶处理炉内加入炭,所述炭与固溶处理炉内的铝合金的质量比为:1:130~170。
所述淬火和人工时效步骤之间还包括自然时效步骤。
所述固溶处理包括将铝合金在520 ~530℃下保温11.5~12.5小时。
所述淬火的介质为水,水温为60~100℃,淬火的时间为55~65秒。
所述人工时效包括将铝合金在165~175℃下保温9.5~10.5小时。
所述自然时效包括在常温状态下将铝合金放置在空气中至少12小时。
所述炭为木炭。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利用在重铸铝合金的固溶处理中加入炭,利用炭具有的还原性,其和铝合金中的氧化铁或者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重铸铝合金在固溶处理中不会发生发黑现象,同时热处理后的铝合金产品的机械性能好,铝合金产品的抗拉强度大于359MPa、屈服强度大于285MPa、延伸率大于3.0%、硬度大于100H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重铸铝合金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其依序包括固溶处理、淬火和人工时效,在所述固溶处理过程中向固溶处理炉内加入炭,所述炭与固溶处理炉内的铝合金的质量比为:1:130~170。
所述淬火和人工时效步骤之间还包括自然时效步骤。
所述固溶处理包括将铝合金在520 ~530℃下保温11.5~12.5小时。
所述淬火的介质为水,水温为60~100℃,淬火的时间为55~65秒。
所述人工时效包括将铝合金在165~175℃下保温9.5~10.5小时。
所述自然时效包括在常温状态下将铝合金放置在空气中至少12小时。
所述炭为木炭。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在一种重铸铝合金材料ASTM354.0的摇臂产品上的应用,所述摇臂产品的组分和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满足如下要求:Si 8.6—9.4;Mg 0.4—0.6;Cu 1.6—2.0;Mn <0.10;Fe <0.20;Zn<0.10;Ti<0.20;杂质<0.15;剩余为AL。
固溶处理:将总质量为130千克的重铸铝合金材料的摇臂产品放入固溶处理炉内,同时在固溶处理炉内加入1公斤木炭,将固溶处理炉加热,使重铸铝合金材料的摇臂产品在520 ~530℃下保温11.5~12.5小时;
淬火:将经过固溶处理后的重铸铝合金材料的摇臂产品放入淬火炉内,淬火介质为水,水温为60℃,淬火时间为55~65秒;
自然时效:将经过淬火后的重铸铝合金材料的摇臂产品在常温状态下放置12个小时以上;
人工时效:将自然时效后的重铸铝合金材料的摇臂产品在165~175℃下保温9.5~10.5小时。
得到经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后的重铸铝合金材料的摇臂产品,其产品表面不会发生发黑现象,同时热处理后的产品的机械性能好,抗拉强度大于359MPa、屈服强度大于285MPa、延伸率大于3.0%、硬度大于100HB。加入的木炭和铝合金中的氧化铁或者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铝合金产品的表面不会发生发黑现象。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在一种重铸铝合金材料ASTM354.0的摇臂产品上的应用,所述摇臂产品的组分和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满足如下要求:Si 8.6—9.4;Mg 0.4—0.6;Cu 1.6—2.0;Mn <0.10;Fe <0.20;Zn<0.10;Ti<0.20;杂质<0.15;剩余为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味绿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灰盒自动搅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