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路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6158.6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汪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加龙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护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公路桥梁、遏制货运车辆严重超限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路桥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路桥众多,经常有路桥被超重运载车辆造成损坏甚至坍塌。任何一座路桥的交通地位都非常重要,且造价巨大,费时费力。任何路桥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承受极限,如果放任车辆随意通行而不去对车辆进行限制和管理,一辆超限重卡便可轻易毁坏路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路桥的装置,它有效的保护路桥和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防止超重运输工具对路桥的损害,采用物理防护方式,可24小时全天候工作,实现无人值守管理,可根据不同路桥的承载能力设计不同的管理数据,使用灵活简便,安装简易、造价低廉,可重复回收利用,既保护了路桥又保证了道路的通畅。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铸铁发力部件1、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链接轴4、混凝土支撑件5和触发装置机关6,路桥A的下方设置有铸铁发力部件1、铸铁发力部件1的下方两侧设置有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的上方设置有触发装置机关6,铸铁发力部件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的中间设置有链接轴4,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支撑件5。
所述的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分为上部装置和底部锥顶装置。
本发明使用时当超限车辆的压力作用到路桥A上面,铸铁发力部件1的底部锥顶装置就会压住下方的混凝土支撑件5,使得路面下陷18-20cm,铸铁发力部件1的上部装置会碰到安装在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上方的触发装置机关6,从而传达信号给路桥栏杆,使得其阻挡超限车辆通过,从而使得车辆无法继续上路。车辆移走后,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会恢复原状,多次使用后装置损坏后,通过回炉,可以重新铸造使用,实现了循环利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有效的保护路桥和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防止超重运输工具对路桥的损害,采用物理防护方式,可24小时全天候工作,实现无人值守管理,可根据不同路桥的承载能力设计不同的管理数据,使用灵活简便,安装简易、造价低廉,可重复回收利用,既保护了路桥又保证了道路的通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超重运输车辆作用在本发明上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铸铁发力部件1、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链接轴4、混凝土支撑件5和触发装置机关6,路桥A的下方设置有铸铁发力部件1、铸铁发力部件1的下方两侧设置有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的上方设置有触发装置机关6,铸铁发力部件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的中间设置有链接轴4,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支撑件5。
所述的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分为上部装置和底部锥顶装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当超限车辆的压力作用到路桥A上面,铸铁发力部件1的底部锥顶装置就会压住下方的混凝土支撑件5,使得路面下陷18-20cm,铸铁发力部件1的上部装置会碰到安装在第一铸铁受力部件2上方的触发装置机关6,从而传达信号给路桥栏杆,使得其阻挡超限车辆通过,从而使得车辆无法继续上路,车辆移走后,第二铸铁受力部件3会恢复原状,多次使用后装置损坏后,通过回炉,可以重新铸造使用,实现了循环利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有效的保护路桥和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防止超重运输工具对路桥的损害,采用物理防护方式,可24小时全天候工作,实现无人值守管理,可根据不同路桥的承载能力设计不同的管理数据,使用灵活简便,安装简易、造价低廉,可重复回收利用,既保护了路桥又保证了道路的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加龙,未经汪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