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沿空留巷提前开帮固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6326.1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平;尹中凯;刘崇凌;段会强;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15/4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沿空留巷 提前 开帮固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在煤矿井下为保持沿空留巷稳定的支护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沿空留巷提前开帮固顶方法。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具有能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巷道掘进率低及煤炭资源回收率高等优点,同时还能实现工作面Y型通风,并为采空区和煤层覆岩裂隙带瓦斯抽放创造条件,但要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必须解决巷旁支护技术问题。目前我国采用的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都着重于巷旁被动支护体单一方面的应用,主动加强巷旁支护的工作近年才开始展开。但一般都只考虑了巷旁主动支护的支护方式,对巷旁主动支护的支护时机研究甚少。支护不及时、支护方式不合理或者主动支护后悬顶的时间过长,都会对沿空留巷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沿空留巷提前开帮固顶方法。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沿空留巷提前开帮固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工作面前方需要进行巷旁支护的位置提前开帮,将该处煤体采出后对其上方的顶板进行加固,顶板加固方式采用锚杆和W钢带联合支护或锚杆、锚网、锚索和W钢带联合支护。
优选的,所述提前开帮部分的长为3.5m,宽为2.5m,高度与采高相同。
优选的,开帮之前,在工作面端头采用一梁三柱л型钢加强支护。
优选的,开帮采用爆破落煤的方式。
优选的,顶板进行加固后,再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的方式进行临时加强支护;工作面推进移架时,超前卸除妨碍推进的单体液压支柱,移架后,在支架以后及时补加单体液压支柱,并在单体液压支柱的保护下,及早进行巷旁被动支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在工作面前方设计需要进行巷旁支护的位置提前开帮,随后对其上方的顶板进行加固,保证了沿空留巷顶板的完整性,为随后的巷旁充填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避免直接顶与上部基本顶离层,有效减小了巷旁充填体所承受的压力,保持巷道稳定性。
2、本发明实现了巷旁支护与巷内支护的有机结合,使巷旁支护与巷内支护真正成为整体的支护系统,充分发挥其支护能力;同时实现了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的有机结合,避免了主动支护施工造成被动支护不能及时施工现象的出现。
3、本发明使得巷旁支护位置的顶板与巷道上方顶板整体性增强,同时与外侧未加固顶板产生了承载强度上的差异,有利于随后的巷旁被动支护体的切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沿空留巷剖面示意图。
图中:1—巷旁被动支护体,2—л型钢,3—提前开帮部分,4—锚杆,5—锚网,6—锚索,7—W钢带,8—直接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沿空留巷提前开帮固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工作面前方需要进行巷旁支护的位置提前开帮,提前开帮部分3为设计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位置的未开采工作面煤体,提前开帮部分3的长为3.5m,宽为2.5m,略宽于巷旁被动支护体(1)的设计宽度,高度与采高相同。
(2)提前开帮采用爆破落煤的方式,提前开帮后将开帮处煤体采出并对其上方的顶板进行加固;顶板加固方式根据顶板条件确定,在顶板条件较好的位置采用锚杆4和W钢带7的联合支护方式,在顶板条件不理想的位置采用锚杆4、锚网5、锚索6和W钢带7的联合支护方式,额外加锚索6和锚网5,以增强顶板8的完整性。
上述应用锚杆的型号、支护参数的选取参考巷内支护参数,W钢带为普通矿山支护用W钢带,锚网为2000×1600mm菱形金属网。
为了增强顶板的支护效果,开帮之前,在工作面端头采用一梁三柱л型钢2加强支护。顶板进行加固后,再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的方式进行临时加强支护。工作面推进移架时,超前卸除妨碍推进的单体液压支柱,移架后,在支架以后及时补加单体液压支柱,并在单体液压支柱的保护下,及早进行巷旁被动支护。
具体实施中,沿空留巷提前开帮固顶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
实施例:
1.支护材料型号
锚杆:高强度锚杆,托盘为工字钢托盘,长度800mm。
锚网:2000×1600mm菱形金属网。
锚索:Φ17.8mm×6500mm锚索。
钢带:矿用普通W钢带。
2.支护参数
锚杆间排距均为0.8m,向上直打;锚索沿巷道方向每隔2.4m打一根,距离沿空留巷帮壁0.8m,向上直打。
3.施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