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态软件的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6329.5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韦晶;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 | 分类号: | G06F9/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态 软件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人机界面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态软件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组态软件是指一类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显示组态软件和控制组态软件。开发人员无需对底层有过多了解,只需在开发环境中添加所需控件,编写简单控制脚本即可完成复杂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也就是所谓的“组态”。显示组态软件常配置于如工业显示屏等人机交互设备中,并实现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而实现对相关工程变量信息的显示。
现有技术中,组态软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都是采用以下两种模式:
1)封装设备通讯接口,调用接口函数编写控制脚本;
2)使用组态软件提供的设备配置功能,按照新增设备-选择设备驱动-新增设备变量-定义设备类型、地址等-建立设备变量与工程变量的对应关系-组态控件关联工程变量的流程构建数据交互。
对于前述第一种模式,组态软件对设备数据的访问必须通过脚本,一旦更改显示协议,需要重新编写脚本,开发难度大。
对于前述第二种模式,必须以工程变量为数据中转,增加系统内存开销,并且用户每增加一个设备变量,就需要对设备名称、设备类型、地址等信息进行输入,重复工作量大。
这两种模式,在画面设计时用户如果需要了解设备资源的使用情况,必须查找脚本或工程变量,直观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态软件的显示方法,应用该方法可直观了解设备资源的使用情况。
本发明组态软件的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1:提取设备的端口资源信息,将所述端口资源信息封装成设备驱动程序,编写设备描述文件;
步骤2:将所述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描述文件导入到组态软件中,将所述设备驱动程序以控件的形式实例化;
步骤3:选择需要关联的端口资源,完成设备关联属性的设置,在控件附近同步生成设备端口信息,用于直观描述控件和设备的关联关系;
步骤4:根据所述设备描述文件的信息,获取设备端口数据,并传递给控件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设备的端口连接可直接修改或删除,用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控件的设备关联属性项,在属性弹出窗口中修改或删除设备端口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设备关联属性的设置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使用自定义复合属性技术,给控件增加设备关联属性项;
打开控件属性视图中的设备关联属性项,在属性项的弹出窗口中选择需要关联的设备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使用GDI+图形库使设备驱动程序以控件的形式实例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使用自定义动态库导入技术,将所述设备驱动程序导入到组态软件的设备视图管理模块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提取设备的端口资源信息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分析设备协议,使用C++编程语言解析所述设备协议,提取所述设备协议中的端口资源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设备驱动程序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存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设备描述文件包括告知组态运行环境如何加载驱动文件、驱动类型文件、设备缓冲区大小文件和设备缓冲区中变量描述文件。
进一步地,步骤2后,组态软件的设备视图列表中会增加设备对象的描述图标,将设备对象拖放至组态设计界面,并动态给设备命名,每次拖放给所述设备命名一次,各次名称不同。
本发明的设备对象只在画面设计时可见,通过查看设备端口信息,可以直观了解该设备在画面设计时端口的使用情况,具有直观性和易用性。
此外,本发明显示策略更改灵活,只需要打开控件的设备关联属性项,在属性弹出窗口中修改或删除设备端口信息即可完成,界面操作简单。
而且,本发明的控件与设备的数据交互不需要建立中间变量,降低了内存消耗;并且控件与设备的数据交互也不需要编写脚本,简化了用户操作,缩短了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组态软件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备描述文件的格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态设计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