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及其代谢产物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6967.7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盟;黄世文;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A01P3/00;A01P21/00;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绿木霉 及其 代谢 产物 应用 | ||
1.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SS161,保藏号为CGMCC No.72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在防治水稻恶苗病、水稻立枯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立枯病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防治土传种传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的土传种传病指对腐霉(Pythium)、绵霉(Achlya)、疫霉(Phytophthora)、镰刀菌(Fusarium)和丝核菌(Rhizoctonia)属真菌引起的土传种传病害,所述的代谢产物为孢子、孢子粉或孢子悬浮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防治土传种传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谢产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绿木霉SS161接种固体PSA平板,28oC培养7-15天,用无菌水洗下孢子,过滤去除菌丝,即为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冻干即为绿木霉SS161 孢子粉。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防治土传种传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谢产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绿木霉SS161接种液体PSB培养基,28oC培养6-10天,滤去菌丝即为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冻干即为绿木霉SS161 孢子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防治土传种传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谢产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营养液加入农用链霉素至终浓度为0.1%,带壳大麦或水稻谷粒在此营养液中浸8-12小时,装入两端开口的聚丙烯培养袋中,一端封口,121oC,高压湿热灭菌15-20分钟,无菌操作台上自然冷却至室温,按照质量比20-30:1的比例加入种子液,混匀;放置在培养室支架上,室温保持在29±1 oC,培养10-15天,期间不断翻动、混匀培养袋,将结块的大麦或谷粒,捏碎;培养结束后,将培养物倒出,捣碎,摊放无菌塑料薄膜上,在无菌室内,30-32 oC黑暗条件下阴干,带壳大麦或谷粒上布满分生孢子,机械破碎后得到孢子粉,用吐温含量在0.02-0.1%的无菌水洗下孢子,双层纱布过滤够即得到孢子悬浮液;
上述的营养液含有:硝酸铵1.5g/L,磷酸氢二钾4.0g/L,磷酸二氢钾3.0g/L,氯化钠0.5g/L,氯化钙0.8g/L,硫酸镁1g/L,硫酸亚铁0.05g/L,硫酸锌0.03g/L,硫酸锰0.03g/L,硫酸铜0.03g/L,酵母粉40g/L,蔗糖50g/L;
上述的种子液由绿木霉SS161接种液体PSB培养基培养三天后得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的植物真菌性病害指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立枯病,所述的代谢产物为活性代谢产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谢产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代谢产物发酵培养基与种子液按照质量比20-30:1混合,在150转/分钟,28oC下培养10-15天,培养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利用旋转蒸发仪加热真空蒸发后获得膏状物即为活性代谢产物;
上述的代谢产物发酵培养基配方:硝酸铵1g/L,磷酸氢二钾8.0g/L,磷酸二氢钾6.0g/L,氯化钠0.5g/L,氯化钙0.8g/L,硫酸镁1g/L,硫酸亚铁0.05g/L,硫酸锌0.03g/L,硫酸锰0.03g/L,硫酸铜0.03g/L,蔗糖60g/L。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产生的代谢产物促进水稻发芽的应用,所述的代谢产物为孢子、孢子粉或孢子悬浮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防真菌绿木霉SS16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rR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菌株转录延长因子的部分编码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69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驱动激光焊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凸焊自动机器人工位焊接更换电极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