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道式横叉流生物质干馏塔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7375.7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兵;李立新;褚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子兵;李立新;褚丽珍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道式横叉流 生物 干馏 及其 使用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低温热解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一种槽道式横叉流生物质干馏塔。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生物质热解炉分为直接加热热解与间接加热热解两种工艺,直接加热工艺按载热方式又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固体载热,一类为气体载热。
直接加热工艺中,固体载热技术又分为固体载热移动床技术及固体载热流化床技术,固体载热移动床技术的主要缺点是系统复杂,生物质与载热体分离结构复杂。固体载热流化床技术不但具有上述缺点,而且热解煤气及焦油含尘量大,导致煤气净化设备复杂,动力消耗增大,且焦油品质很差,深加工困难。
公知的气体载热技术采用烟气载热,烟气载热的主要缺点有两方面:
1)烟气载热时,烟气直接进入热解煤气,煤气中惰性成分增加,制约煤气的深度加工及利用。同时导致煤气处理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额外增加。
2)烟气载热时,炭气油联产热解只能采用下吸式结构,导致物料中的水蒸气进入热解煤气,煤气中惰性成分增加,煤气处理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额外增加。
3)烟气载热时,炭气油联产热解只能采用下吸式结构,下吸式结构难以实现连续式生产,生产效率低下,且较难以实现自动控制,产品指标难以保证,且难以实现多样化的要求。
间接加热热解工艺中,生物质盛装在反应釜中,热源在反应釜外部加热反应釜外壁,生物质通过导热升温热解。间接加热热解工艺的优点是,热解产物中无惰性载热质混入,热解产物纯度高,简化了后期分离装置,并为热解产物深加工及深度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反应釜加热面积较小,生物质导热速度较慢,间接加热热解工艺的缺点就是热解速度缓慢,生产率低下,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综合以上分析,发明一种快速热解间接加热生物质干馏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较多换热面积,生物质与热烟气做横叉流流动的槽道式横叉流生物质干馏塔,以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槽道式横叉流生物质干馏塔,包括生物质原料仓1、干燥段、干馏段、冷却仓6和烟气处理系统,干燥段包括上干燥塔2和下干燥塔3,所述干馏段包括上干馏塔4和下干馏塔5;所述原料仓1、上干燥塔2、下干燥塔3、上干馏塔4、下干馏塔5和冷却仓6从顶部到底部依次连接;所述烟气处理系统连接在干燥段和干馏段的各个进出风口。
生物质原料仓1设在干馏塔顶部,生物质原料仓1下部设有卸料阀15,卸料阀15下部和干燥段相连接;干燥段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上干燥塔2和下干燥塔3,上干燥塔2和下干燥塔3两侧外壁上均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干燥塔2和下干燥塔3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设有气室,气室分别和上干燥塔2和下干燥塔3连通,气室的排气口设在上干燥塔2和下干燥塔3外部出风口之间的外壁上;干燥段下部和干馏段上部连接,干馏段包括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上干馏塔4和下干馏塔5,上干馏塔4和下干馏塔5两侧外壁上均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干馏塔4和下干馏塔5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设有气室,气室分别和上干馏塔4和下干馏塔5连通,气室的排气口设在上干馏塔4和下干馏塔5外部出风口之间的外壁上;下干馏塔5下部连接冷却仓6,冷却仓底部设有出料绞龙7;所述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燃烧器9、高温烟气混合室8、煤气处理系统10,煤气引风机11、除尘器12、烟气引风机13、水蒸汽引风机14、卸料阀15和连接上述部件的相应送风管路;其中燃烧器9和高温烟气混合室8连接,高温烟气混合室8通过送风管路分别和上干馏塔4和下干馏塔5的进风口相连接;上干馏塔4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路和上干燥塔2的进风口相连接,下干馏塔5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和下干燥塔3的进风口相连接;上干馏塔4和下干馏塔5之间的气室排气口通过送风管路和煤气处理系统10相连接,煤气处理系统10也通过送风管路和气柜相连接,其中煤气引风机11设置在煤气处理系统10和气柜之间的送风管路上;上干燥塔2和下干燥塔3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和除尘器相连接;除尘器和高温烟气混合室8之间有送风管路连接,烟气引风机13设置在除尘器和高温烟气混合室8之间的送风管路上,并且该送风管路在烟气引风机13之后分为两路,一路通往高温烟气混合室8,一路直接和外部大气连通作为排放口;上干燥塔2和下干燥塔3之间的气室排气口通过送风管路和除尘器12相连接,除尘器12和高温烟气混合室8之间有送风管路连接,水蒸汽引风机14设置在除尘器和高温烟气混合室8之间的送风管路上,并且该送风管路在水蒸汽引风机14之后分为两路,一路通往高温烟气混合室8,一路直接和外部大气连通作为排放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子兵;李立新;褚丽珍,未经王子兵;李立新;褚丽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7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