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电线·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57432.1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4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圭辅;菊池龙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5/12;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乙烯 树脂 组合 使用 电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线·电缆的被覆材料中使用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特别涉及兼顾了高耐热性和耐寒性、及电绝缘性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氯乙烯树脂由于低成本、具有阻燃性,并且可以通过增塑剂种类的选定使耐热性、耐寒性符合顾客要求,因此被用作电线·电缆的被覆材料的代表性树脂。作为用于使耐热性提高的增塑剂,为了抑制热负荷时的挥发量,通常使用烷基链长、分子量大的邻苯二甲酸酯(例如:DIDP)、偏苯三酸酯(例如:TOTM)等。然而表现出耐寒性下降的倾向。
除了高耐热性以外,在必要的用途中,高耐寒性也使用了大量添加增塑剂的方法、和混合多种增塑剂(作为耐寒性优异的增塑剂,例如己二酸酯(DIDA)、壬二酸酯(DOZ)、癸二酸酯(DOS)等二次增塑剂等)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8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1653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前者的大量添加增塑剂的方法无法得到充分的耐热性,后者的混合多种增塑剂的方法具有无法实现与电绝缘性的兼顾的问题。
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考虑运用具有侧链型的烷基链结构的间苯二甲酸酯(例如:DOIP)。然而未得到兼顾耐热性及耐寒性的产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兼顾了高耐热性和耐寒性、及电绝缘性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作为电线·电缆的被覆材料,以及使用该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电线·电缆。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氯乙烯树脂和增塑剂,上述增塑剂是烷基链为直链结构、且烷基链碳原子数为C8以上C10以下的间苯二甲酸酯。
方案2的发明是方案1记载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氯乙烯树脂100质量份,上述间苯二甲酸酯的添加量为40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
方案3的发明是一种电线,其特征在于,具备导体、和在上述导体的外周使用方案1或2中记载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被覆形成的绝缘体。
方案4的发明是一种电缆,其特征在于,具备电线、和在绞合了多根上述电线的外周使用方案1或2中记载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进行被覆的护套,所述电线具备导体和在上述导体的外周被覆形成的绝缘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发挥能提供兼顾了高耐热性和耐寒性、以及电绝缘性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这样的优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电线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电缆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符号说明
1:导体;2:绝缘体;3:护套;10:电线;2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优选的一实施方式。
首先,通过图1、图2说明适用本发明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电线与电缆。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线10具有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的导体1、和在导体1的外周使用本发明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绝缘体2而构成。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缆20具有多根绞合成的电线10、和在该绞合成的电线10的外周使用本发明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护套3而构成。该图2的电线10的绝缘体2可以使用本发明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也可以使用其以外的通用的绝缘树脂(例如:聚乙烯(PE)等)。
另外,本发明的软质氯乙烯树脂组合物,是在氯乙烯树脂中混合烷基链为直链结构、烷基链碳原子数为C8以上C10以下的间苯二甲酸酯作为增塑剂。
下述化1的通式(1)所示的间苯二甲酸酯是烷基链在苯环的间位进行酯(COOR)结合所得的物质,与烷基链在苯环的邻位进行酯(COOR)结合所得的化2的通式(2)所示的邻苯二甲酸酯相比,耐热性、耐寒性更高。
化1:
(式中的R表示烷基链碳原子数为C8以上C10以下的烷基)
化2:
(式中的R表示烷基链碳原子数为C8以上C10以下的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7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