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式氯硅烷残液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9359.1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强;杨劲;王国锋;陈锦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07 | 分类号: | 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硅烷 回收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连续式氯硅烷残液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1)、初馏塔(2)、六氯二硅烷脱轻塔(3)、六氯二硅烷脱重塔(4)、四氯化硅脱氢塔(5)、四氯化硅脱重塔(6)、滤渣储罐(7)、三氯氢硅储罐(8)、四氯化硅储罐(9)、有机氯硅烷储罐(10)、六氯二硅烷储罐(11)、高沸硅油储罐(8);其特征是在过滤器(1)上设置有氯硅烷残液(13)进料入口,设置的滤液出口管线(14)与初馏塔(2)相连,底部设置有滤渣卸载管线(15)与滤渣储罐(7)相连;初馏塔(2)塔底设初馏塔塔底物流管线(17)与六氯二硅烷脱轻塔(3)相连,初馏塔塔顶物流管线(16)与四氯化硅脱轻塔(5)相连;六氯二硅烷脱轻塔(3)塔底设六氯二硅烷脱轻塔塔底物流管线(19)与六氯二硅烷脱重塔(4)相连,六氯二硅烷脱轻塔顶部设有机氯硅烷物流管线(18)连接至有机氯硅烷储罐(10),六氯二硅烷脱轻塔顶部连接有氯气物料进料管线(26);六氯二硅烷脱重塔(4)塔底设高沸硅油物流管线(21)连接至高沸硅油储罐(12),顶部设六氯二硅烷产品物流管线(20)连接至六氯二硅烷储罐(11),顶部设置有氮气物料管线(27);四氯化硅脱轻塔(5)塔底设置有四氯化硅脱轻塔塔底物流管线(23)与四氯化硅脱重塔(5)相连,顶部设三氯氢硅物流管线(22)连接至三氯氢硅储罐(8);四氯化硅脱重塔(6)塔底有机氯硅烷物流管线(25)连接至有机氯硅烷储罐(10),顶部设四氯化硅产品物流管线(24)连接至四氯化硅储罐(9)。
2.采用权利要求1的装置连续式氯硅烷残液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氯硅烷残液(13)先经过过滤器(1)进行固液分离,滤渣通过滤渣卸载管线(15)回收至滤渣储罐(7)或直接水解填埋处理,滤液通过滤液出口管线(14)从初馏塔(2)中部进料;
2).初馏塔(2)中含六氯二硅烷为主的重组分通过初馏塔塔底物流管线(17)进入六氯二硅烷脱轻塔(3),含四氯化硅为主的轻组分通过初馏塔塔顶物流管线(16)进入四氯化硅脱轻塔(5);
3).初馏塔塔底物料通过六氯二硅烷脱轻塔(3)分离,同时六氯二硅烷脱重轻(3)塔顶经氯气物料管线(26)通入氯气,塔顶含有机氯硅烷为主的轻组分经有机氯硅烷物流管线(18)进入有机氯硅烷储罐(10);
4).六氯二硅烷脱轻塔(3)塔底物料经六氯二硅烷脱重塔(4)分离后,同时六氯二硅烷脱重塔(4)塔顶经氮气物料管线(27)通入的氮气置换物料中残余氯气,塔顶六氯二硅烷产品经六氯二硅烷产品物流管线(20)进入六氯二硅烷储罐(11),塔底高沸硅油经高沸硅油物流管线(21)进入高沸硅油储罐(12);
5).初馏塔塔顶物料通过四氯化硅脱轻塔(5)分离后,塔顶含三氯氢硅为主的轻组分经三氯氢硅物流管线(22)进入三氯氢硅储罐(8),塔顶物料经四氯化硅脱轻塔塔底物流管线(23)进入四氯化硅脱重塔(6);
6).四氯化硅脱轻塔(5)塔底物料经四氯化硅脱重塔(6)分离后,塔顶四氯化硅产品经四氯化硅产品管线(24)进入四氯化硅储罐(9),塔底有机氯硅烷为主的物料经有机氯硅烷管线(25)进入有机氯硅烷储罐(10)。
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初馏塔(2)操作压力为0.5~1.5MPa,塔顶温度为40~70℃,回流进料比为0.5~1,塔理论级数为70~90。
4.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六氯二硅烷脱轻(3)操作压力为0.5~1.5MPa,塔顶温度为100~150℃,回流进料比为7~10,塔理论级数为40~60。
5.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六氯二硅烷脱重(4)操作压力为0.5~1MPa,塔顶温度为120~160℃,回流进料比为4~7,塔理论级数为30~50。
6.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四氯化硅脱轻塔(5)操作压力为0.1~0.3MPa,塔顶温度为40~70℃,回流进料比为1~2,塔理论级数为70~90。
7.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四氯化硅脱重塔(6)操作压力为0.1~0.3MPa,塔顶温度为40~70℃,回流进料比为6~9,塔理论级数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93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荧光材料专用氢气推板炉
- 下一篇:人体应急防护安全气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