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射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0154.5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祖学 |
主分类号: | F41B6/00 | 分类号: | F41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1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 新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装置,具体涉及到发射火箭、导弹的电磁动态发射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火箭、导弹发射日趋频繁,而每次发射都需消耗大量能源。至目前,发射的方法是,由发射物自身携带的燃料自尾部高速喷燃,急剧膨胀产生推力,使发射物由静态进入动态,缓慢上升到空中,然后进入正式飞行,此方法可称为“散能静态发射”,其有如下缺陷:1、由于发射物尾部周围无任何遮挡(发射平台只能在发射物点火后的极短距离内起部分遮挡作用,随后毫无遮挡作用),此时急剧膨胀的气体只有极少部分作功,而绝大部分高速散开,这样在发射物进入正式飞行之前就有许多能量未被利用而浪费;2、为了充分利用能源也有筒式发射的方法,但因被发射物外形结构的限制而不能普遍采用;3、发射启动初离平台时,发射物会因喷燃气体的剧烈颤动或一般风力的影响而产生飘移或倾斜,直接影响发射效率;4、散能静态发射时,发射物由静态进入正式飞行之前,已经消耗了自身携带的许多燃料,由此导致大大缩短了发射物的飞行距离。换言之,为了飞达同样远的距离,相比电磁动态发射方式,就必须增加发射物的燃料、体积和重量,这就增加了其制造、发射和飞行的成本。所以目前这种发射方法,其效率不够理想,其制造、发射和飞行的成本很难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既高效又节能的发射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磁动态发射的方式:即用电磁产生的动力将发射物由静态高速推动上升到一定高度和速度时,发射物点燃自身携带的燃料进入正式飞行。此种发射方式的好处如下:1、发射物由静态进入动态升空这段时间里,外加电磁力的能量全部利用作功,仅此一项就比散能静态发射启动时所用的燃料能量少许多倍;2、发射物升空后才开始使用自带的燃料,其可飞行得更远些,也就是说在飞行同样距离时,发射物的燃料可带少些,体积和重量可再小点,这就进一步节省了生产和飞行的成本;3、此种发射方式和装置不受发射物外形的限制,适用性广(也利于航天飞机等大型航天器的发射、节约能源更多);4、发射性能更稳定,发射物不飘移,不受一般风力的影响,便于操控,更进一步确保发射成功。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射新装置主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射物 4、承重轮 7、电磁动力装置
2、活塞 5、门底轨道 8、磁动桩
3、瓦形门扇 6、合拢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既高效又节能的发射效率,这里采用电磁动态发射方式和发射新装置,其结构如下:主体是由一个直立长筒(其可为圆形或其它形状)长筒下端通过若干立柱固定在地下底座里,长筒下半部分有两个带合拢扣的门扇,其底部有承重轮,其下边地面有轨道,当关闭门扇扣上合拢扣后,再加三道箍,整体就成了一个坚固的发射长筒。门扇以外的部位可与坚实的建筑高台固定,也可用金属支撑架与地面牢固连接,长筒内有与之配套可上下活动的中空有底活塞,活塞下部有若干个电磁动力装置7的磁动桩8均匀而对称地顶撑着活塞。
电磁动态发射工作方式如下:先将发射物1放到活塞2上,并使重心基本处于活塞的中心垂线上,关闭门扇3时承重轮4在门底轨道5上运行,扣上合拢扣6并加三道箍,按下电流开关,若干个磁动桩8同时顶着活塞和发射物高速上升,到一定高度和速度时,发射物点燃自身所带燃料进入正式飞行。此时活塞被喷燃气体推开,在其下边的空气托扶下,最后缓慢回落原处。发射物在启动时是由活塞顶着在筒内垂直上升的,因此,发射物不会飘移,不会因为一般风力的影响而倾斜。电磁动态发射方式和发射新装置确保了发射的可靠性,节约了许多能源,并具有理想发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祖学,未经刘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