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植物诱导物的蔬菜病害防控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0833.2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刘凤军;宋英;张国芹;王珊;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昆山市城区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37/46;A01P2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诱导 蔬菜 病害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病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植物诱导物的蔬菜病害防控制剂。
背景技术:
蔬菜特别是设施栽培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易遭受真菌、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侵染,或因不良环境的胁迫,产生病理或生理性病害,如黄瓜白粉病、大白菜软腐病、番茄黄化曲叶病、莴苣冻害等。控制蔬菜病害,一般单独或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措施。这些措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在实践中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使用。
防治蔬菜病害,使用的较多的是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但前者一般育种周期较长,且病害种类繁多,很难选育出普抗且品质优良的品种。而化学防治见效快、效果好,但易产生“3R”问题,对农产品品质及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寡聚糖、诱抗素等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植物诱导物,其基本原理是使用后,在寄主体内产生类似疫苗的作用,阻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侵入危害,表现为诱导抗性的效果。有的诱导物为糖类物质,溶于水后易发生水解,降低有效成份。同时由于蔬菜表面一般有蜡质层或表而绒毛,诱导物喷施后不易被植物体吸收,很难起到诱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植物诱导物的蔬菜病害防控制剂,它采用两种生物物质合理配比,使用后不易水解,喷施于蔬菜后更易被植物吸收,迅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最终达到植物生长健壮、抵抗病害的效果。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为:聚谷氨酸30-70%、壳寡糖30-70%。
制备方法为:将聚谷氨酸与壳寡糖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本发明采用聚谷氨酸与壳寡糖,按照比例混合,对水15000-20000倍,每667m2用上述混合物1.5-2g,在病害发生前喷施于植物表面,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等真菌病害。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两种生物物质合理配比,使用后不易水解,喷施于蔬菜后更易被植物吸收,迅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最终达到植物生长健壮、抵抗病害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为:聚谷氨酸40%、壳寡糖60%。
制备方法为:将聚谷氨酸与壳寡糖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聚谷氨酸与壳寡糖,按照比例混合均匀,每667m2,对水15000-20000倍,在病害发生前喷施于植物表面,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等真菌病害。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两种生物物质合理配比,使用后不易水解,喷施于蔬菜后更易被植物吸收,迅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最终达到植物生长健壮、抵抗病害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为:聚谷氨酸35%、壳寡糖65%,其制备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组成和质量百分比为:聚谷氨酸65%、壳寡糖35%,其制备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昆山市城区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昆山市城区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