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410.2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凤蓉;王开春;张彬彬;杨志林;王克云;刘娟;崔庆兰;胡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12R1/02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睾丸酮 丛毛单胞菌 lh n5 硝化 好氧反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微生物菌种,以及由该微生物菌种组成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的微生物菌剂,以及该菌剂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废水生物脱氮技术主要是靠自养硝化菌和异养反硝化菌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偶联使氨氮转变为氮气脱除。而自养细菌自身的增殖速度慢、在混合培养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无法与异养细菌竞争、难以获得较高的生物量、硝化效率低,导致自养微生物脱氮系统抗冲击能力弱、硝化作用不完全;反硝化菌为异养菌,运行中往往需要补加碳源,增加了运行成本。
鉴于传统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不足,异养硝化细菌、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发现解决了传统生物脱氮处理启动时间长,硝化环节条件要求苛刻,硝化和反硝化不能同步进行等缺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已报道的异养硝化细菌很多又同时具有好氧反硝化的功能,这为污水脱氮引入新的概念,使得同步硝化反硝化得以实现。
目前,高氨氮行业的废水一般含有很多含有毒有害物质,如焦化废水等。针对这一情况,获得耐受环境毒害、去除难降解物质的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菌株,构建组合成微生物菌剂,投加到废水处理系统中或者用于特定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使其成为反应体系中的优势种群而发挥脱氮和去除COD作用,能够增强对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提高脱氮速率,并改善原有生物处理体系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能。
公开专利文献CN101875909.B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用途,该细菌是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DN2.3,保藏登记号为CCTCC M209300,能够有效脱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及其混合物,还可同时去除有机废水中的CODCr,但菌剂生产方法过于简单,菌种单一,环境耐受力差,不适用于大规模利用。
公开专利文献CN102277314.B提供一种种高效异养硝化细菌筛选方法、筛选的菌株及其菌剂的制备方法,该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保藏编号为:CGMCCNO.4918,可以利用亚硝酸盐作为唯一的氮源进行生长繁殖。并以该菌株制备水质净化微生物制剂菌剂,可用于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水族箱或流动水系等水治理工程,未见其用于工业污水处理。
公开专利文献CN101899401.A提供了一种含氨废水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菌剂包含硝酸菌、亚硝酸菌和反硝化菌,通过定向驯化来调节或者配比,能有效处理低COD、高氨氮废水,但菌剂中包含的菌株过于笼统,对有毒有害物质耐受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含有上述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5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菌剂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是一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LH-N5 CGMCC No. 6975。
本发明所涉及的菌株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LH-N5 CGMCC No. 6975、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subsp. xylosoxidans)LH-N25 CGMCC No. 6972以及噬氨副球菌(Paracoccus aminovorans)LH-N40 CGMCC No. 6971。其中: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已于2012年12月10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975;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电话:010-64807355;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木糖氧化亚种LH-N25已于2012年12月10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972;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电话:010-64807355;噬氨副球菌LH-N40已于2012年12月10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971;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电话:010-64807355。
以下对本发明的菌株的分离纯化进行说明。
一、睾丸酮丛毛单胞菌LH-N25的分离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未经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1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络筒机的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管绞收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