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477.6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芮秉大;权明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弋桂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光导(light guide)的变形对光源的影响减小或被有效防止的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监视器、电视机、移动电话等需要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件。显示器件的示例包括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器件以及等离子体显示器件。
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器件之一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场产生电极诸如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液晶层插设在两个基板之间。液晶显示器件通过施加电压到场产生电极而在液晶层中产生电场,以确定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配向并控制入射光的偏振,从而显示图像。
由于液晶显示器件不是自发光的器件,所以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光源以产生并供应光到显示面板。光源可以是分离地安装的人造光源或者可以是自然光。在液晶显示器件中使用的人造光源的示例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荧光灯(CCFL)以及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
为了使从人造光源发射的光以均匀的亮度到达整个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光导诸如导光板(LGP)。
当LGP设置得靠近光源并且液晶显示器件被使用相对长的时间时,可能因从光源传输的热而不期望地产生LGP的变形。此外,变形的LGP会施加压力到光源,从而光源可能被损伤。
缓冲构件可以在LGP与光源之间以减小或有效防止从LGP施加到光源的压力。然而,尽管LGP与光源之间存在缓冲构件,光源仍然会由于LGP的变形而受压。此外,当从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缓冲构件时,产生光的折射,使得入射光到显示面板的路径会被不期望地改变。因此,需要一种改善的显示器件,其中由变形的元件诸如LGP对光源的影响减小或被有效防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中光导的变形对光源的影响减小或被有效防止。
此外,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其中入射光在光源和光导之间的路径的变化减小或被有效防止,从而增大入射光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示范性实施例包括:光导;光源,在光导的一侧且与光导分离;电路板,光源安装在该电路板上;以及缓冲构件,在光导与电路板之间。在缓冲构件中限定开口并且该开口暴露光源。
缓冲构件可以为梯子形状。
缓冲构件可以包括:条形的第一支撑单元;条形的第二支撑单元,平行于第一支撑单元;以及多个连接件,连接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
开口可以由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连接件限定。
与光源相比,连接件可以从电路板突出得更远。
连接件的厚度可以大于光源的厚度。
电路板的上表面可以包括上部、中央部和下部,光源可以安装在电路板的上表面的中央部。
第一支撑单元可以固定到电路板的上表面的上部,第二支撑单元可以固定到电路板的上表面的下部。
光源产生并发射光,从光源发出的光可以入射到光导的侧部。
光源可以设置为面对光导的该侧部。
背光组件还可以包括多个光源,该多个光源可以以预定间距设置。
背光组件还可以包括限定在缓冲构件中的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可以以预定间距设置从而暴露多个光源。
缓冲构件可以包括柔软的(soft)材料或柔性材料。
缓冲构件可以包括硅材料。
缓冲构件可以包括反射材料。
光源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ED)。
背光组件还可以包括在光导下面的反射器。
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具有以下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中,缓冲构件在其 上安装光源的电路板与光导之间,开口限定在缓冲构件中以暴露光源。即使光导变形,光源也不会被这样的变形影响。
光源和光导之间的距离可以限定为使得从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到光导以及入射光的路径的变化可以减小或被有效防止。
此外,缓冲构件包括反射材料使得没有入射到光导的光或从光导发射的光被缓冲构件朝向光导反射回来,使得入射光效率可以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一区域的局部切除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光源、电路板和缓冲构件的俯视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1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有外置预减震装置的离合器从动盘
- 下一篇:客改货底盘引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