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965.7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荫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吴艳,栗若木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和平板等电子设备由于都是使用统一USB充电接口,所以很多用户为了方便省事,会混用手机和平板、或不同手机/平板的充电器;而各种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是不一样,从小于500mA~2A以上都有,混用各种充电器就会带来使用和安全隐患,如使用小充电器给大电池设备充电,带来充电缓慢或者冲不上电,而使用大电流充电器给小电池设备充电,带来充电电压快速上升,电池温度也快速上升,会老化电池或发生电池爆炸等危险。
现有只能人为限定所使用的充电器及其使用方式或是在电子设备中增加可进行电流控制的硬件。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人为限定的方案会完全按人为因素来决定,不可靠;而增加硬件则会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检查出充电器的使用错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充电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后,周期性获取所述电池的第一参数;
计算相邻两次获取的第一参数之间的变化幅度,得到第一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判断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不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则第一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如果第一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第一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参数为电压或电量;当检测到充电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后还包括:
周期性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
计算相邻两次获取的温度之间的变化幅度,得到第二数据;
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如果第二判断结果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不匹配;如果第二判断结果为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数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果是,则第二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如果第二数据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则第二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进一步地,计算相邻两次获取的第一参数之间的变化幅度,得到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多个不同时刻分别计算最近两次获取的第一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
求取所计算出的多个绝对值的平均值;
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一数据;
计算相邻两次获取的温度之间的变化幅度,得到第二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多个不同时刻分别计算最近两次获取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求取所计算出的多个绝对值的平均值;
将该平均值作为第二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充电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后,获得第一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产生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产生一触发事件;
响应所述触发事件以提示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不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产生第一判断结果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则第一判断结果为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如果第一数据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第一判断结果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周期性获取所述电池的电压或电量;
计算相邻两次获取的电压或电量之间的变化幅度,得到第一数据;
当检测到充电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后还包括:
周期性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1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模块组件和光模块
- 下一篇:钢花管控制注浆抗滑复合结构及其快速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