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葶飞蓬总酚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2281.9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睿;李潇;杨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睿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葶飞蓬总酚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葶飞蓬总酚酸及其制备方法、化学成分和在制造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医药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短葶飞蓬为菊科飞蓬属草本植物,学名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民间又称灯盏花、灯盏细辛、东菊、地朝阳和双葵花,是中国特有植物,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四川等地。短葶飞蓬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灯盏花素片、灯盏细辛胶囊等多种成药的生产原料,因为对中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痴呆等疾病有较好疗效,受到医药界广泛关注。迄今从该植物已分离出数十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咖啡酰奎宁酸、辛酮糖酸、香豆素、萜类、木脂素、皂苷、芳香酸、γ-吡喃酮、桂皮酸、甾醇、脂肪酸、脂肪醇、挥发油、有机酸等多种类别(药学实践杂志,2002,20(2):103-107;中草药,2005,36(1):141-144)。含量较高的野黄芩苷(scutellarin)是公认的主要有效成分,以其为原料生产的灯盏花素系列药品已大量上市,但药代研究发现,该成分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3):310-313)。咖啡酰奎宁酸类具有抗氧化、抗凝血等活性,也被认为是短葶飞蓬有效成分(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869-874),但此类成分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并不是短葶飞蓬特有。焦袂康酸(pyromeconic acid)是一种γ-吡喃酮类成分,在短葶飞蓬中含量较高,该成分对心脑血管是否有益尚无定论,但有资料显示,它对大鼠肝脏存在毒性,并被当做肝毒工具药(Experientia,1984,40(8):894-6;Exp Mol Pathol,1992,57(2):153-66)。目前对短葶飞蓬化学成分的认识尚未穷尽,新成分仍时有报道。总之,现有技术资料显示,短葶飞蓬的成分具有多样性,既含多种有效成分,也含焦袂康酸等有毒或无效杂质;除野黄芩苷外,不排除还存在其他活性更强有效成分的可能性;有效成分之间也很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药理协同关系;对短葶飞蓬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全面了解还有待深入研究。
围绕短葶飞蓬有效组分的提取,已有多项专利方法公开,其精制手段主要是有机溶剂萃取(CN1381236A、CN1709351A、ZL93104701.3)、硅胶柱层析(CN1136434A)、大孔树脂吸附(CN1462620A、CN1327811A、CN1947736A)、聚酰胺吸附(CN1136434A)等,这些方法得到的提取物在组分上各不相同,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效成分丢失、杂质残留、溶媒消耗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有效成分全面、结构明确、质量可控的短葶飞蓬提取物,以利发挥药材原本存在的天然多靶点药理协同作用,取得更好的医疗保健效果。发明人对短葶飞蓬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研究,基于对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了解,将有效部位锁定为总酚酸,比较彻底地阐明了该部位的化学结构,其中包含黄酮(包括二氢黄酮、黄酮醇)、咖啡酸酯、香豆素、芳香酸、桂皮酸、色原酮、辛酮糖酸等结构类型。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短葶飞蓬总酚酸及其钠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既能提取药材中多样性的酚酸类有效成分,高效率地综合利用药材资源,又能充分去除焦袂康酸、飞蓬苷、糖类、油脂、挥发油、皂苷、无机盐等杂质,以减少服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还能提高得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明人根据短葶飞蓬总酚酸与植物中同时伴存的各类杂质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摸索总结出一条独创的制备工艺路线,经反复试验和优化,达到了本发明预期的提取纯化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短葶飞蓬总酚酸或其钠盐在制备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短葶飞蓬总酚酸及其钠盐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顺序操作步骤:
A.药材用含水酒精、甲醇或水之一,优选浓度为60%~95%的酒精,回流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
B.浸膏用2~15倍量水混悬,搅拌下缓慢加入稀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7.0~8.5,离心,滤过;
C.滤液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调pH值1~3,静置,分取沉淀,水洗至pH近中性,干燥,粉碎;
D.沉淀用亲脂性有机溶剂脱脂,挥干,得总酚酸;
E.总酚酸进一步用稀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调pH近中性,滤过,浓缩,干燥, 得总酚酸钠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睿,未经黄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罩
- 下一篇:一种高纬度山区冬暖型牛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