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时罩盖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2781.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倪伟;庞淑娟;张勇;张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时罩盖。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发动机传动的可靠性,发动机大多采用正时链轮系统,正时罩盖一般与机体的前端、油底壳连接为一起,进行密封和降噪。
发动机工作时,很多传动零件都是在很小的间隙下作高速相对运动,尽管这些零件的工作表面都经过精细的加工,但放大来看这些表面仍是凹凸不平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润滑和冷却。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收集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收集器和相邻器件间设置油道或管道构成油路循环对发动机内各部件进行润滑。发动机冷却系统是由水泵、散热器、节温器、发动机机体等器件组成的水路循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由于受到发动机安装空间的限制,因此要求发动机上各零部件布置结构紧凑,以提高发动机竞争力。而传统的发动机润滑、冷却系统中的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水泵都是分别作为独立总成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使得发动机的安装空间需求大,不利于整车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时罩盖,减小发动机整体安装空间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正时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盖本体上集成设置有用于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和/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器件。
通过在将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和/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某些器件集成设置在罩盖本体上,避免需直接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减小发动机整体的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小发动机整体的体积,减小发动的安装空间,其采取的方案为,一种正时罩盖,所述的罩盖本体10上集成设置有用于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和/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器件。这里所说的器件是指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和/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将构成冷却、润滑系统中不同的、不等数量的器件集成在罩盖本体10,如机油泵11、机油滤清器12和机油收集器13、水泵14等等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取得最佳的减小发动机整体安装空间的效果。
本申请进一步的方案主要是针对奇瑞系列车型作出的进一步设计,具体如图1、2所示,所述罩盖本体10上集成设置用于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器件包括机油泵11,所述的机油泵11的位置与曲轴前端相对应设置。所述的罩盖本体10上与机油泵11的机油出口端相对应的位置处集成设置有用于安装机油滤清器的滤清器安装座12和/或机油收集器13。所述罩盖本体10上集成设置用于构成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器件包括水泵14。通过将机油泵11集成在与曲轴前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这样机油泵11与曲轴之间不需要另外设置传动组件,即可实现两者之间传动,从而进一步减小发动机整体的体积以及简化发动机整体结构。同时本申请中将构成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泵14以及滤清器安装座12、机油收集器13也集成在罩盖本体10,进一步减小发动机整体的体积和避免机油泵11与滤清器安装座12、机油收集器13间需设置复杂的油道或管道进行连通连接。
更为具体的方案为,所述的滤清器安装座12集成设置在罩盖本体10外表面;所述的机油泵11和/或机油收集器13集成集成设置在罩盖本体10内侧面。所述的水泵14与滤清器安装座12同侧设置且位于机油泵11的上方,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与车体上的安装空间相适应,使得车体上一些较小空间区域得以利用,用于容纳机油滤清器、机油收集器13、水泵14等器件突出于罩盖本体10外表面的部分,使得车体上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另外,本申请中,所述的罩盖本体10为铝合金材料构成,所述的滤清器安装座12和机油收集器13位于机油泵11的下方,所述的机油泵11、滤清器安装座12、机油收集器13、水泵14与罩盖本体10通过注塑构成一体。所述机油收集器13的入口处设有限压阀。整个在罩盖本体10上集成器件的操作是与罩盖本体10注塑成型一起完成,其操作简单,节省了在发动机缸盖上另外安装这些器件的装配时间,适合于大批量的生产,同时限压阀的设置,使得整个发动机内部油压不会太高,保证发动机的安全运行。总之,本发明可有效减小发动机整体所需的安装空间,便于车辆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更换的精轧机导卫扣手
- 下一篇:冷轧导辊安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