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实现流量和流速调节的引流管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2947.0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帆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胡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流量 流速 调节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流量和流速调节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将引流管插入患者体内是实现各种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通行做法,例如,在病人进行外科手术后,通常需要在病人体表插接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气体导引至体外,以达到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便于病人术后休养的目的。引流管在使用时需要固定装置固定在病人体表,以避免因引流管松动或滑落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引流的速度和流量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以适合治疗和护理要求。
现有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有引流管固定座和夹具,其中夹具固设在引流管固定座上,引流管固定座的中部设有夹持空间,夹具对穿过夹持空间中部的引流管进行固定。然而,这些引流管固定装置上都未装有流量和流速调节装置,不能对引流管内液体的流量和流速进行调节控制,不利于医生根据病情灵活治疗;而且,现有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夹持固定方式大多都沿纵向进行咬合固定,用力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这样的固定方式容易产生对伤口的按压与牵拉,使得在固定或摘除引流管,或者换药时,导致病人伤口疼痛,给治疗和恢复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实现流量和流速调节的引流管固定装置,该引流管固定装置能将引流管稳固地固定在病人体表,且能对引流的流量和流速进行调节,有利于医生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治疗。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实现流量和流速调节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夹具、底垫及流量和流速调节装置,夹具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底垫上,该夹具设有夹持空间,底垫设有通孔,所述夹持空间与通孔相通,所述的流量和流速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与推动杆,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夹具上,推动杆安装在固定座上并伸入所述的夹持空间内。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的推动杆为螺杆,所述的固定座设有螺孔,螺杆穿过所述螺孔并伸入所述的夹持空间内。
所述的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底垫上,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横向的卡合连接而形成所述的夹持空间,所述的底垫设有通向所述通孔的开口。
所述的第二夹持部设有沿其横向方向设置的弹性卡爪,所述的第一夹持部设有与所述弹性卡爪相配合的卡块和活动拨块。
所述底垫的底面设有粘贴片。
所述的粘贴片包括粘贴层和隔离纸,隔离纸贴在所述的粘贴层上,且隔离纸呈蝶形形状。
所述的夹持空间内设置有两个半垫圈,此两个半垫圈之间围成与引流管大小相适配的第一中心孔。
所述的夹具底部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吸液护理块,吸液护理块设有与引流管大小相适配的第二中心孔。
所述的夹具上设有透明观察窗,该透明观察窗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上方。
引流管穿过所述的夹持空间和通孔。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所述的夹具的夹持空间与底垫的通孔相通,因而,引流管能穿过所述的夹持空间和通孔,并由所述夹具夹持固定,所述底垫用于贴在病人体表;所述的流量和流速调节装置的推动杆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并能伸入所述的夹持空间内,则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将所述的推动杆推入夹持空间内,使推动杆对引流管形成横向挤压,从而可以通过控制推动杆对引流管的横向挤压压力来调节引流管内液体的流量和流速。因而,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能将引流管稳固地固定在病人体表,且能对引流的流量和流速进行调节,操作灵活简便,有利于医生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治疗。
2、螺杆穿过所述螺孔并伸入所述的夹持空间内,则通过螺杆的旋入或旋出,能够对引流管流量和流速进行简单方便的控制。
3、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通过横向的卡合连接而形成夹持空间,底垫设有通向通孔的开口,因而,当使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将引流管固定时,可先将引流管横向移入第一夹持部在夹持空间的相应位置,而后再将第二夹持部横向地卡合连接在第一夹持部上,此时引流管就可以被牢固地固定在夹持空间内;其中,所述开口能使引流管横向移入夹持空间。而引流管移出引流管固定装置的过程与上述相反。因此,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能将引流管横向移入或移出,从而在固定或摘除引流管时,或换药时,能避免对伤口的牵拉或按压,有利于减轻病人疼痛,方便医生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帆,未经王海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