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鱼养殖池水循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3082.X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乾海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池水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鱼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在高密度精养需要将养殖池内二次水不易回收和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利用水资源,保证水产生长环境的成鱼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成鱼养殖池水循环系统,包括由管道依次相连的补水高位池、生物池、紫外消毒设备、水体增氧机、养殖池及由养殖池排污口由管道相连的残饵粪便收集器、弧形筛过滤池、蛋白分离器,所述蛋白分离器由泵体与生物池进水口相连。
所述养殖池包括锅型的养殖池池体,设于养殖池池体底部中央设的旋转排污器,所述旋转排污器包括锅型排污器底,设于排污器底中央的回水口及设于排污器底侧面螺旋向下的排污口,所述回水口上端设有排污器盖。
所述残饵粪便收集器底部为锥形,所述锥形底部上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上设有堵塞,所述残饵粪便收集器中段与排污口之间设有排污管,所述残饵粪便收集器上段设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连接开口向下的与弧形筛过滤池连接的转向弯头。
所述堵塞为插在排放口中的柱状长塞,所述长塞高于残饵粪便收集器
所述排污器盖中央插有与回水口联通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环周设有回水孔。
所述弧形筛过滤池包括与回水管连接的溢水槽,弧形筛、与排污管连接的集污槽及弧形筛池,所述溢水槽的上端槽口与弧形筛上端连接,所述弧形筛下端连接集污槽槽口。
所述弧形筛沿弧形筛过滤池长度方向设置,并在弧形筛下间隔设有加强肋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设置生物池与养殖池之间设置由紫外消毒设备、水体增氧机形成的进水消毒增氧流程及由残饵粪便收集器、弧形筛过滤池、蛋白分离器形成的出水过滤净化流程,再加上生物池的净化功能及补水高位池为生物池的补水,形成了整套循环系统,即节约利用水资源,又保证水产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养殖池及残饵粪便收集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旋转排污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弧形筛过滤池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污器盖,2.回水管,3.回水孔,4.排污口,5.回水口,6.排污器底,7.水产养殖池池体,8.长塞,9.残饵粪便收集器,10.排污管,11.旋转排污器,12.排污池,13.溢水管,14.水面,15.转向弯头,16.溢水槽,17.加强肋筋,18.弧形筛,19.集污槽,20.排污管,21.弧形筛池,22.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由管道依次相连的补水高位池、生物池、紫外消毒设备、水体增氧机、养殖池及由养殖池排污口由管道相连的残饵粪便收集器、弧形筛过滤池、蛋白分离器,所述蛋白分离器由泵体与生物池进水口相连。本例中采用市售的生物池,其为带有毛刷的多个沉降池,市售的水体增氧机,其为水体从中通过为水体内打入氧气,市售的紫外消毒设备,市售的蛋白分离器。
所述养殖池包括锅型的养殖池池体,设于养殖池池体底部中央设的旋转排污器11,所述旋转排污器包括锅型排污器底,设于排污器底中央的回水口及设于排污器底侧面螺旋向下的排污口,所述回水口上端设有排污器盖,所述残饵粪便收集器底部为锥形,所述锥形底部上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上设有堵塞,所述残饵粪便收集器中段与排污口之间设有排污管10,所述残饵粪便收集器上段设有溢水管13,所述溢水管连接开口向下的与二次水净化过滤装置连接的转向弯头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乾海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乾海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身不遂患者保健康复车
- 下一篇:一种新的仔猪用发酵日粮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