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胶槽固化的纤维缠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3915.2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牛国良;张立君;吕广普;谷宏治;朱军;王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固化 纤维 缠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防止胶槽固化的纤维缠绕装置,包括缠绕机(1),缠绕机(1)通过联接轴与芯模(4)联接,在胶槽(8)的纤维束(7)输出方向上设置有能够随着缠绕机(1)运转而引导纤维束(7)缠绕到芯模(4)上的绕丝头(6),在缠绕机上还设置有能够采集芯模(4)转速和随着缠绕机(1)运行绕丝头(6)的直线运行速度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绕丝头(6)的纤维束(7)输出方向上设置有固化剂喷头(5),固化剂喷头(5)的喷射方向正对绕丝头(6)输出的纤维束(7),固化剂喷头(5)的进液口通过输送管(12)与固化剂容器(11)相联通,固化剂容器(11)通过联接阀与电子计量泵(10)相联通,电子计量泵(10)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单元(9)相连,控制单元(9)通过信号线与缠绕机(1)上的传感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胶槽固化的纤维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喷头(5)与绕丝头(6)之间的距离是1~2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胶槽固化的纤维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喷头(5)是由底部加工有至少1行排孔的喷嘴(5-1)与联接在喷嘴(5-1)入口端的联接头(5-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胶槽固化的纤维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5-1)与联接头(5-2)活动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胶槽固化的纤维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孔分布的宽度与纤维束(7)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胶槽固化的纤维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孔的孔径均为0.1~2mm。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的防止胶槽固化的纤维缠绕装置缠绕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1)将纤维束(7)浸胶后从胶槽(8)穿出,并穿过绕丝头(6);
(2)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所采集到的芯模(4)转速的传感信号与绕丝头(6)随着缠绕机运行的直线运行速度的传感信号,计算出纤维束(7)的出纱速度,并控制电子计量泵(10)运转,通过喷头向绕丝头(6)穿出的纤维束(7)上喷洒固化剂,控制固化剂喷洒速度,计算方法是:
mc′=C Rλn v
式中mc′为固化剂喷洒速度,克/分钟;
C为固化剂配比,即固化剂与树脂的质量比;
R为胶纱质量比,即树脂与纤维束(7)的质量比;
λ为纱团线密度,即每个纱团中的单位长度纱线的质量,克/米;
n为纱团数,即用于缠绕的纱团的数量;
v为出纱速度,即纤维束(7)缠绕到芯模(4)上的线速度,米/分钟;
(3)喷洒固化剂的纤维束(7)随着缠绕机(1)上的芯模(4)转动缠绕在芯模(4)上,完成纤维缠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缠绕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的喷射宽度与穿过绕丝头(6)的纤维束(7)的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9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