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度可控制备纳米及亚微米CeO2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3928.X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铃声;许延辉;曹鸿璋;贾涛;崔建国;于晓丽;申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度 可控 制备 纳米 微米 ceo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粒度可控制备纳米及亚微米CeO2的方法,属于稀土氧化物纳米粉体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及亚微米CeO2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用途非常广,可用在电子陶瓷、耐辐射玻璃、玻璃抛光、发光材料、高温氧敏感材料、传感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纳米及亚微米CeO2具有优越的储放氧功能及高温快速氧空位扩散能力,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和汽车尾气净化材料;纳米CeO2因其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强,用在防晒护肤品、纤维、涂料、塑料、橡胶等领域。
目前制备纳米及亚微米CeO2的方法有气相法、固相法和液相法,液相法中的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喷雾反应法、微乳法、水热法是制备纳米及亚微米Ce02的主要方法,其中化学沉淀法工艺设备简单,过程易控制,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及亚微米CeO2能达到粒度可控。
中国专利CN1215981C公开了以沉淀法制备纳米CeO2 粉末的工艺路线,其制备过程分7步进行,(1)以硝酸铈、二氯化铈或二氧化铈为原料,配制成硝酸铈—乙醇溶液,其中硝酸铈浓度为0.2mol/L~0.4mol/L;(2)沉淀剂为氨水—乙醇溶液,其中氨水浓度为1mol/L~3mol/L; (3)于25℃~40℃,将硝酸铈—乙醇溶液滴加到沉淀剂中,pH为9~12,形成凝胶;(4)凝胶在母液中陈化12~24小时;(5)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6)于80℃~120℃干燥5~10小时;(7)于400℃~550℃焙烧2~5小时,得到纳米CeO2。
中国专利CN1607180A采用微乳均相沉淀法,以碳酸铈为原料,经硝酸溶液、过滤,在过滤后的溶液中加入缓释沉淀剂,经乳均相沉淀,得到前驱体后再加入分散剂,利用超声波震荡 ,进行微乳超声波洗涤,过滤、烘干得到纳米稀土氧化物。
中国专利CN1821314A一种抛光用超细氧化铈的制备方法,制备含有离子的盐溶液,然后在该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一种碱性物质接触,控制反应悬浮物的pH值,生成沉淀物,用草酸转化,控制pH值,过滤、洗涤、干燥,在600℃~1000℃下灼烧,得到超细氧化铈。
中国专利CN1215981C、中国专利CN1821314A和CN1607180A的制备方法中,工艺是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操作繁琐,成本高,制备的纳米氧化物易团聚,不易控制。而本发明的工艺制备方法是沉淀、过滤、灼烧,省去了洗涤和干燥过程,控制硝酸铈浓度,控制复合分散剂组合和加入量,经过沉淀、过滤、灼烧,制备出的纳米CeO2达到粒度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在制备纳米CeO2粒度不易控制的缺点,提供一种对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的粒度可控制备纳米及亚微米CeO2的方法,使CeO2的粒度能达到D50:<50nm, D50:50nm~100nm, D50:100nm~150nm, D50:150nm~200nm四个档次的产品。
本发明的一种粒度可控制备纳米及亚微米CeO2的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1)在配制好的浓度为0.1mol/L~2.0 mol/L硝酸铈溶液中按最终制备出的CeO2的重量的0.1%~5%加入复合分散剂,形成A溶液;
(2)将沉淀剂溶于水,配制成浓度为2mol/L~3mol/L的B溶液;
(3)将A溶液加热至70℃~100℃,再将B溶液滴加入A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反应时间3分钟~180分钟,控制反应终点pH值为7~10;
(4)步骤3形成沉淀物后再搅拌10分钟~60分钟;
(5)将步骤4的沉淀物过滤出来,该沉淀物为前驱体C;
(6)将前驱体C在400℃~550℃下灼烧2小时~4小时,灼烧过程是以每小时100℃~2000℃的升温速度升温后,保持温度,得到纳米及亚微米CeO2产品。
步骤(1)中所述的复合分散剂是两种以上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
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清理流化床结构
- 下一篇:新型电子艾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