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聚乳酸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4472.9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9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姜洪焱;罗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63/08;C08L67/04;C08J3/24;A61L31/06;A61L31/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青;穆德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乳酸 降解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可降解交联剂,其分子量为2,000-10万,优选2,000-5万,由线型或星形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预聚体的羟基或氨基末端连接可交联光活性基团而成。
2.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交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为羟基的预聚体选自左旋聚乳酸、消旋聚乳酸、聚ε-己内酯和聚乳酸的共聚物,所述线型预聚体为2手臂聚合物,所述星形预聚体为3手臂或4手臂聚合物,所述可交联光活性基团是通过预聚体羟基或氨基末端基与含有官能团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反应而引入,特别是与甲基丙烯酸酐、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或者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反应而引入,其中所述官能团选自酸酐,酸,酰氯,异氰酸酯和环氧丙烷。
3.权利要求1或2的生物可降解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合成末端基为羟基的线型或星形可降解聚合物的预聚体,以及
(2)在聚合物预聚体的末端基上引入可交联的光活性基团。
4.权利要求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成预聚体时,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其中预聚体的手臂数来自引发剂含有的羟基数。
5.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含两个、三个和四个羟基的引发剂,所述催化剂选自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6.一种具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基于改性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其优选为管材和编织纤维。
7.一种基于改性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管材或者编织纤维具有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的外径在1.5毫米和15毫米之间,管壁厚在50微米和250微米之间。
9.权利要求7或8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线型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与权利要求1或2的生物可降解交联剂共混,并通过注射挤出或注塑成型制成管材,在管材成型过程中和/或成型后对管材进行交联聚合反应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最后利用激光切割成支架;或者
(2)将线型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与权利要求1或2的生物可降解交联剂共混,并通过注射挤出形成纤维,在纤维形成过程中和/或形成后利用紫外光照射或热聚合使纤维交联反应,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可降解纤维,再用上述纤维编织成可降解支架。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相对于聚苯乙烯标样在20万到270万之间,特性粘度在2.0dl/g和10dl/g之间。
11.权利要求9或10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选自左旋丙交酯和右旋丙交酯的共聚物,左旋丙交酯和消旋丙交酯的共聚物,左旋丙交酯和乙交酯的共聚物,左旋丙交酯和己内酯的共聚物,左旋丙交酯和三甲基碳酸酯的共聚物,消旋丙交酯和右旋丙交酯的共聚物,消旋丙交酯和乙交酯的共聚物,消旋丙交酯和己内酯的共聚物,和消旋丙交酯和三甲基碳酸酯的共聚物,其中第二共聚单体的含量相对于共聚物不多于25%,优选在0-1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44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地板镶板的机械锁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果树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