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囱保护层及其在烟囱中的设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4557.7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胜;赵豹成;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能建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20;B32B27/30;B32B1/08;C09D201/06;C09D4/02;C09D7/12;F23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囱 保护层 及其 中的 设置 方法 | ||
1.一种烟囱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自烟囱内表面向里依次为:偶联层、增强层和胶衣层;
所述偶联层的组分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以质量计,83~90份乙烯基酯树脂、1~2份异丙苯过氧化氢、0.5~1份异辛酸钴、0~0.5份N,N二甲基苯胺、2~4份纳米级二氧化硅、4.5~6.5份铝粉、2~3份云母氧化铁;
所述增强层的组分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以质量计,70~90份乙烯基酯树脂、1~2份异丙苯过氧化氢、0.3~0.6份异辛酸钴、0~0.5份N,N二甲基苯胺、1~3份纳米级二氧化硅、0.2~0.4份硅烷偶联剂、5~20份无碱玻璃纤维、2.5~3.5份沥青基碳纤维;
所述胶衣层的组分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以质量计,82~90份乙烯基酯树脂、1~2份异丙苯过氧化氢、0.5~1份异辛酸钴、0~0.5份N,N二甲基苯胺、0.2~0.5份1,2,3苯骈三氮唑、0.3~0.5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3~5份纳米级二氧化硅、3~10.5份耐磨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囱内表面和所述偶联层之间,进一步设有渗透层;
所述渗透层的组分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以质量计,80~85份2,4,4-三甲基戊基三乙氧基硅烷、5~7份正丁醇、4~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5份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2~3份卵磷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囱保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粉、和/或所述云母氧化铁、和/或所述耐磨剂的细度大于200目,优选325目-400目;
和/或,
所述沥青基碳纤维的线密度大于1000克/千米g/Km,优选为1200克/千米g/Km,所述沥青基碳纤维的单丝直径为12-14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囱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剂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硫酸钡、碳化硅、陶瓷。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烟囱保护层在烟囱中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称取偶联层、增强层、胶衣层的组分;
将偶联层的组分进行混合形成偶联物;
将增强层的组分进行混合形成增强物;
将胶衣层的组分进行混合形成胶衣物;
将所述偶联物喷涂到烟囱内表面上形成偶联层;
将所述增强物喷涂到所述偶联层上形成增强层;
将所述胶衣物喷涂到所述增强层上形成胶衣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囱保护层在烟囱中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偶联物喷涂到烟囱内表面上形成偶联层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称取渗透层的组分;将渗透层的组分进行混合形成渗透物;将所述渗透物喷涂到烟囱的内表面上形成渗透层,则,
所述将所述偶联物喷涂到烟囱内表面上形成偶联层则为:将所述偶联物喷涂到所述渗透层上形成偶联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囱保护层在烟囱中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渗透层的组分进行混合形成渗透物包括:
将卵磷脂放入正丁醇中提纯得到第一提纯物;
去掉第一提纯物上层四分之一的物质得到第二提纯物;
向所述第二提纯物中加入2,4,4-三甲基戊基三乙氧基硅烷,得到渗透层第一混合物;
向所述渗透层第一混合物中先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混合得到渗透物。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烟囱保护层在烟囱中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偶联层的组分进行混合形成偶联物包括:
将乙烯基酯树脂分成四部分;
通过原位聚合法将纳米级二氧化硅与其中一部分所述乙烯基酯树脂混合得到偶联物第一混合物;
将铝粉与其中一部分所述乙烯基酯树脂混合得到偶联物第二混合物;
将云母氧化铁与其中一部分所述乙烯基酯树脂混合得到偶联物第三混合物;
将所述偶联物第一混合物、所述偶联物第二混合物、所述偶联物第三混合物按先后顺序添加到最后一部分所述乙烯基酯树脂混合得到偶联物第四混合物;
向所述偶联物第四混合物中依次加入N,N二甲基苯胺、异辛酸钴得到偶联物第一组分;
将所述偶联物第一组分与异丙苯过氧化氢混合得到所述偶联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能建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能建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45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