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滇重楼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4661.6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岳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宗县同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57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楼 立体 生态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重楼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滇重楼为延龄草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可直接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是著名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胶囊等的主要组成药物。传统药用滇重楼主要利用野生资源,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滇重楼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用药量大幅增加,而野生重楼生长缓慢,从种子萌发到收获需10多年时间,现野生资源已接近枯竭,严重威胁到以重楼为原料的医药企业的持续发展,人工栽培重楼已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人工栽培重楼从种植到收获也需8-10年时间,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尤其是,滇重楼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在播种或移栽前均需专门打桩搭建遮荫棚,进一步增加了滇重楼种植成本,使药农对滇重楼种植望而生畏,规模化种植难于推行。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降低滇重楼种植成本、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收益的滇重楼种植方法是客观需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重楼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通过该方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人工和种植成本的投入,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滇重楼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选择海拔在1000-2500m之间,年降水量800mm以上,气候湿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土质呈中性或偏酸性、排水良好的山地;
(2)、遮荫人工林种植:以1~3×1~3m的株行距种植根系深度超过60cm、幼树年生长量大于100cm的阔叶经济林木,所述种植的阔叶经济林木的种苗高度大于150cm;
(3)、滇重楼种植管理:
A、待遮荫人工林生长1年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林下以15×15cm的株行距移栽滇重楼幼苗;
B、滇重楼生长周期内,每个季度定期对遮荫人工林进行修剪,以保证滇重楼获得合适的遮荫度。
本发明利用不同植物的分层现象及生态位空间互补原理,采用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即有效解决了滇重楼的遮荫问题,节省了遮荫棚搭建费用,降低了种植成本,又可以同时收获经济林木的产品,大幅提高了土地收益,降低了种植风险。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收益高、风险低等优点,为滇重楼的人工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新的优化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选地:选择海拔为1850m、年降水量1400mm的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山地进行种植,该地气候湿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土质呈偏酸性、排水良好;
(2)、遮荫人工林种植:以2×2m的株行距种植种苗高度大于150cm的苹果树;
(3)、滇重楼种植管理:
A、待苹果林生长1年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林下以15×15cm的株行距移栽滇重楼幼苗;
B、滇重楼生长周期内,每个季度定期对遮荫人工林进行修剪,以保证滇重楼获得合适的遮荫度。
本实施例中种植的苹果林,大部分在2-3年后开始结果,平均亩产苹果约2000kg,即在滇重楼的生长周期内,虽然滇重楼为能形成产品销售,但每年可以收获大量苹果,作为对药农的生产补贴,打破滇重楼种植后土地长周期无收益的状况。同时,苹果林可以起到对滇重楼遮荫的作用,节省了打桩搭建遮荫棚的大量人力物力。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理,遮荫人工林可以采用梨、桃、樱桃、石榴、李、杨梅、橘、枇杷等水果树,也可以采用杜仲、厚朴、山茱萸、肉桂、木瓜、香橼、胖大海等药材类经济林木,或采用香樟、喜树、桂花等园林绿化类经济林木,凡是根系深度超过60cm、幼树年生长量大于100cm,能够对滇重楼起到遮荫效果且本身能够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阔叶木本植物,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同经济苗木种植时只需根据该树种的遮荫占地面积确定合适的株行距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宗县同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师宗县同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4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