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4767.6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2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盟;张钊锋;梅年松;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7/00;H01Q9/16;A61B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眼压 检测 系统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天线为圆环形偶极子天线,工作频率为800MHz~1GHz。所述天线可以包括衬底、金属层,衬底为平面圆环形,金属层附着在平面圆环形衬底的一面,金属层包括两段金属层,两段金属层呈环形对称结构,两段金属层的相对称的其中两端用于分别与电路芯片的双端差动输入接口连接,衬底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金属层可以为铝材料,衬底的外圆直径小于11.78mm,内圆直径大于等于4mm。本发明的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电磁波人体吸收相对较小,路径损耗较小,能增加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工作距离,对人眼的健康影响较小,并且天线体积更小,适合眼内植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式医疗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
背景技术
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可以植入到眼睛前房内,完成对眼压的无线实时连续检测,该系统需要电磁波供能,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需要完成电磁波能量收集和信号的发送。目前用于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主要有近场工作的线圈天线,采用近场天线的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工作距离较短。另外一些用于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采用超高频2.4GHz的远场天线,体积较小,但人体对高频电磁波的吸收降低了天线增益,另外研究表明尽管在能量密度满足现行标准情况下,2.4GHz或更高频率电磁波会造成晶状体混浊和视神经损害,进而对视觉系统造成损害。
一般天线设计时材料选择主要考虑天线特性即可,鉴于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工作于眼内环境要求,材料选择应该考虑生物兼容性等特性,另外生物MEMS(微机电系统)中常采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I(聚酰亚胺)等材料,透水性较强,在水环境下天线性能改变较大,天线设计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电磁波人体吸收相对较小,路径损耗较小,能增加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工作距离,对人眼的健康影响较小,并且天线体积更小,适合眼内植入,且最大增益沿眼睛前方呈轴对称分布,能减小天线对人眼的损害,并能使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在眼内位置放置灵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为圆环形偶极子天线,工作频率为800MHz~1GHz。
较佳的,所述天线包括衬底、金属层;
所述衬底为平面圆环形;
所述金属层附着在平面圆环形衬底的一面;
所述金属层包括两段金属层,两段金属层呈环形对称结构,两段金属层的相对称的其中两端用于分别与电路芯片的双端差动输入接口连接。
较佳的,所述衬底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
所述金属层为铝材料。
较佳的,平面圆环形的所述衬底,外圆直径小于11.78mm,内圆直径大于等于4mm。
较佳的,每段金属层,包括外弧金属层、内弧金属层、连接金属层;
所述连接金属层两端分别接所述外弧金属层、内弧金属层;
所述外弧金属层、内弧金属层及衬底同圆心。
较佳的,所述天线的工作频率为915MHz;
所述衬底,外圆直径为5.7mm,内圆直径为4mm,厚度为0.04mm~0.06mm;
所述金属层,厚度为0.01mm~0.1mm。
本发明的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的天线,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和衬底材料,并根据人眼实际尺寸和电学参数设计,可以实现植入式眼压检测微系统通过电磁波完成能量和信息传递的功能,同时满足生物兼容,电磁兼容和使用无副作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4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开关的功能组件
- 下一篇:清除淀粉样多肽的细胞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