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067.9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江;王娟;魏守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9/235;B23K9/23;B23K10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微叠层 复合材料 脉冲 熔化 气体 保护 焊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脉冲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P-GMAW)工艺,属于叠层复合材料的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叠层复合材料是通过在硬性材料层间加入韧性材料层交互重叠制成,利用韧性金属作韧化层。这种将硬性与韧性材料交互重叠真空压制成的微叠层复合材料一出现就受到欧美、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重视。但是,这种新型结构材料在焊接性方面与复层板材或常规叠层材料有本质的不同。实现微叠层复合材料焊接的主要困难在于:
1)钛与铝的相互溶解度低,熔点和线胀系数相差大,采用熔焊连接方法时,钛与铝合金的熔化混合将导致在熔合区生成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
2)微叠层基体韧、脆材料交互重叠,界面结构复杂,采用常规的焊接方法极易导致产生裂纹或未熔合,对焊接参数控制的要求非常严格。
3)焊接接头区具有较大的热脆性,产生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引起焊接区应力集中,产生的热应力或受到冲击易导致产生裂纹。
从轻量化、节能环保等方面考虑,扩大轻金属钛、铝及其合金的应用已迫在眉睫。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轻金属材料,实现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焊接的难度很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我国是世界上钛、铝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对钛、铝及其合金复合结构的焊接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针对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可以采用的焊接方法有激光焊、电子束焊、扩散焊和钎焊等。采用钎焊方法连接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时,需要严格控制合金钎料的成分和钎焊温度;扩散连接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时,需要连接前在母材表面进行预先处理,工序复杂。钎焊和扩散焊获得的微叠层复合材料接头适用于对接头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激光焊和电子束焊连接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时,对焊件的装配精度要求严格,并且设备成本较高。
实现微叠层复合材料的连接,将为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可加速航空航天、舰船等领域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实现结构轻量化的战略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根据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特点,提供了一种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脉冲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P-GMAW)工艺,该项技术采用Al-Si合金系焊丝对微叠层复合材料进行焊接,不仅避免了钎焊和扩散焊涉及的焊前预处理,又降低了对真空环境的要求或激光焊、电子束焊的成本,具有操作灵活简便、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等特点,适用于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焊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脉冲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工艺,步骤如下:
(1)焊接前将加工平整的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待连接表面以及填充用Al-Si合金系焊丝表面彻底清理干净,或打磨露出金属光泽;
(2)将待焊接的尺寸规格相当的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水平对接放置,装配间隙为0mm~0.2mm,用不锈钢制夹具固定以防止工件变形;
(3)采用脉冲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P-GMAW)施焊,通过脉冲电流控制熔池温度分布;所述脉冲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参数为:基值电流40A~80A,脉冲电流35A~60A,脉冲持续时间4s~10s,脉冲频率35Hz~65Hz,焊接电压10V~16V,混合气体流量10L/min~18L/min,焊枪喷嘴端部离工件的距离8mm~12mm,焊枪钨极与焊件之间的夹角是75°~85°;
(4)焊接结束后被焊工件在气体保护下自然冷却,焊枪冷却方式优选水冷。
所述步骤(1)中,对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待连接表面以及填充用Al-Si合金系焊丝表面进行清理的步骤是:用丙酮除去焊丝表面油污;针对微叠层材料以质量百分数为15%NaOH的水溶液在不低于20℃的室温条件下清洗10min~15min,之后用水冲洗,然后在体积百分比数30%的硝酸水溶液中清洗,再用水冲洗后,在40℃~60℃条件下烘干;清理后的板材、焊丝在10h内使用。
所述步骤(1)中,对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待连接表面以及填充用Al-Si合金系焊丝表面进行打磨的步骤是:采用金相砂纸打磨,使待连接表面的粗糙度达到Ra1.6~3.2;接头处和焊丝用砂纸打磨干净、直至完全露出金属光泽。
所述步骤(1)中,Al-Si合金系焊丝的成分为(质量分数):Si 4.5~6.0%,Mg 0.06~0.10%,Cu 0.03~0.05%,Fe 0.02~0.04%,Cr 0.1~0.2%,Mn 0.10~0.15%,Ti 0.1~0.2%,余量为Al;焊丝的直径为1.0~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吨位密封箱式多用炉
- 下一篇:转炉下料口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