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085.7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姜山;李耶斯豆阿吉;杜维唯;程仁菊;蒋显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44/12 | 分类号: | B29C44/12;C22C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泡沫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低密度、吸能、吸音、结构阻尼性能、高比刚度等优点。泡沫材料大致上可以分为金属泡沫材料、泡沫玻璃以及高分子泡沫材料三大类。到目前为止,制备泡沫材料方法根据制备过程中的状态分为固态金属烧结法、液态金属凝固法、沉积法三大类。液态金属凝固法又分为熔体直接发泡法、熔体吹气发泡法、熔体发泡剂法等;固态金属烧结法分为粉末冶金法、粉浆成型法、烧结溶解法、显微烧结法;金属沉积法分为电沉积法、气相蒸发沉积法、喷溅沉积法。以上方法都无法实现对泡沫材料的孔洞、壁厚尺寸的精准控制、及泡沫孔洞的真空状态。虽然熔模铸造法及单体法可以基本控制孔径,但仍不能实现壁厚及真空孔洞的控制,而且其程序也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精准控制泡沫材料的空洞尺寸、形状以及泡沫材料孔洞之间壁厚,基体材料不易变形的适合于金属或高分子泡沫材料的真空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真空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支撑体的制备:选择熔点高于泡沫材料基体材料浇铸温度的材料制备中空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外表面分布有飞刺,将支撑体内抽真空;
B、将支撑体倒入模具中,震荡摇匀,使得支撑体在模具内自由堆垛,堆满模具内部空间,用筛网堵住模具口;
C、向模具中浇铸泡沫材料基体材料,开模得到真空泡沫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体的大小可以控制泡沫材料的孔洞尺寸,形状。支撑体上的飞刺的长度控制泡沫材料孔洞之间的壁厚,泡沫孔洞抽成真空状态,这样,在对其进行热处理或者冷处理时,不会产生热胀冷缩,从而不会对基体材料产生应力使其变形。本发明一次成形,加工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体呈圆球状或胶囊状或正多面体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泡沫材料为金属泡沫材料或高分子泡沫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泡沫材料基体材料为铝或者双酚A型环氧树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体的材料为铜或者钢铁或者铝。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真空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精确的控制泡沫材料的孔洞尺寸,形状、壁厚。泡沫材料不易变形,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真空泡沫材料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代表:1支撑体、1a毛刺、2泡沫材料基体、3模具、4排气孔、5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支撑体的制备:选择铜(熔点1083℃)制备圆球状支撑体1(如图1所示),所述圆球状支撑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飞刺1a,将圆球状支撑体1内抽真空;
2、如图2所示,将圆球状支撑体1倒入模具3中,震荡摇匀,使得圆球状支撑体1在模具3内自由堆垛,堆满模具3内部空间,用筛网5堵住模具口;
3、向模具3中浇铸泡沫材料基体材料铝,得到泡沫材料基体2,浇铸温度650-700℃,开模,进行热处理,及打磨抛光,后得到真空泡沫材料。
实施例2
1、支撑体的制备:选择钢铁(熔点1500℃以上)制备胶囊状支撑体,所述胶囊状支撑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飞刺,将胶囊状支撑体内抽真空;
2、将胶囊状支撑体倒入模具中,震荡摇匀,使得胶囊状支撑体在模具内自由堆垛,堆满模具内部空间,用筛网堵住模具口;
3、向模具3中浇铸泡沫材料基体材料铝,得到泡沫材料基体,浇铸温度650-700℃,开模,进行热处理,及打磨抛光,后得到真空泡沫材料。
实施例3
1、支撑体的制备:选择铝(熔点660℃)或者镁(熔点649℃)制备正四面体支撑体,所述正四面体支撑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飞刺,将正四面体支撑体内抽真空;
2、将正四面体支撑体倒入模具中,震荡摇匀,使得正四面体支撑体在模具内自由堆垛,堆满模具内部空间,用筛网堵住模具口;
3、向模具3中浇铸泡沫材料基体材料双酚A型环氧树脂,得到泡沫材料基体,浇铸温度58~93℃,开模,进行热处理,及打磨抛光,后得到真空泡沫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