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保健矿泉水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5412.9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阮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8;C02F1/68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保健 矿泉水 生产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环保保健矿泉水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饮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现在一般饮用的自来水都取之于江河,虽然经过净化消毒还有可能带进污染物质,所以不能直接饮用。而天然矿泉水有的含有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但是包括著名的泉水在内所含的成份都不全面,况且天然矿泉水真正能饮用的并不多及交通和地理的限制,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为了能够使人们饮用到干净合格的水,现有的水处理流程多包括抽取地下水、超滤膜过滤、沉淀、臭氧消毒、活性炭过滤和罐装,因此从抽取地下水到罐装,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工艺繁琐复杂,所需设备数量多,且需要专用的设备,需要大量的人员维护,所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工艺精简,设备简单,易于制造,使用可靠和维护方便的环保保健矿泉水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及技术方案:
该环保保健矿泉水生产设备,其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侧壁下部设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罐体另一端侧壁上部或罐体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罐体内置有铜锌颗粒和镁颗粒,所述的铜锌颗粒和镁颗粒的总体积占罐体体积的60-80%。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中心的连线经过罐体的几何中心,以使流经罐体的水最大可能的经过铜锌颗粒和镁颗粒。
优选地,所述的铜锌颗粒和镁颗粒的体积配比为60-80%:20-40%。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口设有臭氧消毒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罐体底部设有清洗口。
优选地,所述的罐体为不锈钢材料成型。
环保保健矿泉水的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地下水经臭氧消毒装置消毒后,从进水口流入罐体中,经罐体内铜锌颗粒和镁颗粒净化后,从出水口流出,即为环保保健矿泉水,然后罐装即可。
使用一段时间后,本发明的设备需要冲洗时,由出水口进水,进水口出水,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清洗,或者也可从清洗口处取出铜锌颗粒和镁颗粒,对颗粒进行清洗,重复循环利用。
铜锌颗粒当与水接触时,铜锌颗粒表面的铜、锌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系统,与水中的杂质进行电子交换,把杂质变成无害物质,同时水中有锌离子溶出。
水中锌离子的存在,有助于水的处理。锌离子的溶出,使水中锌离子含量增加锌离子的存在有两方面的作用:防止矿物硬垢的形成,在容器壁上仅形成易去除的软垢;阻止微生物酶的合成,从而影响有机体的正常生长,达到抑制微生物繁殖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平衡水质酸碱度等功能。
锌是人体发育和生长的一种很重要的痕量元素,锌在人体中的含量与心脏病、肝脾肿大、
性腺功能减退和癌症等有关。锌还是大多数酶的一种必要组成部分,对正常发育和生长都很重要,如果儿童体内缺锌,身高和体重都比不缺锌的儿童要差。此外发现患风湿性关节炎者的小关节不能伸展也与缺锌有关。
铜锌颗粒,特别是铜锌合金双金属滤料KDF具有寿命长、维护方便、经反冲洗后可100%重复循环利用的优点。
镁颗粒因为其具有吸附性及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在起到净化水的同时,使水中存在镁离子,镁离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和钙一样是人体骨骼成分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种催化剂,能激活一些酶的形成。人体细胞内新陈代谢能否正常,酶的作用很关键,而好几种酶的催化活动必须有镁的激活。常喝含镁的矿泉水可以治疗心律失常和心肌坏死。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罐体侧壁下部设有进水口,与进水口相对的罐体另一端侧壁上部或罐体顶部设有出水口,罐体内置有铜锌颗粒和镁颗粒,通过铜锌颗粒和镁颗粒实现对水的净化。相对于原来的繁杂的工艺,本发明工艺精简,设备简单,所用铜锌颗粒和镁颗粒可重复循环利用,不污染环境。处理后的水中存在锌离子和镁离子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矿物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环保保健矿泉水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环保保健矿泉水生产设备的进水口设有臭氧消毒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消旋2-苯丙酸的拆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