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癌症的鲜珊瑚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5775.2 | 申请日: | 201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1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为胜;孙志芳;李诗标;苏静;冯丽娟;赵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35/00;A61K127/00;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癌症 珊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鲜珊瑚豆,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珊瑚豆(Solanum pseudo-capsicumvar diflorum (Vell.)Bitter)为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 L)植物,又名:看枣、珊瑚樱、冬珊瑚、玉珊瑚、珊瑚子,其根入药,性温,味咸微苦,具止痛功效,用于腰肌劳损。
珊瑚豆是一种小灌木,其株高可达1米,常作为一、二年生栽培。叶披针状椭圆形,基部狭窄,叶互生,花小,白色,常见有单生叶或数朵簇生成蝎尾状的花序,花期在夏、秋二季,果圆形,直径1-1.5厘米,果柄0.8-1.5厘米,入秋未成熟的珊瑚豆浆果逐步成熟,逐渐由绿变红,直到冬季都不凋落。
经过试验我们发现,珊瑚豆全株、珊瑚豆叶、珊瑚豆果或它们的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特别是鲜珊瑚豆抗癌活性高于晒干的珊瑚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鲜珊瑚豆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以鲜珊瑚豆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是以鲜珊瑚豆全株或鲜珊瑚豆叶或鲜珊瑚豆果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上述的以鲜珊瑚豆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优选以鲜珊瑚豆叶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上述的以鲜珊瑚豆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优选以鲜珊瑚豆果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上述的以鲜珊瑚豆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可药用的制剂。例如,将鲜珊瑚豆全株或鲜珊瑚豆叶或鲜珊瑚豆果粉碎,低温干燥制成散剂冲服;将鲜珊瑚豆全株或鲜珊瑚豆叶或鲜珊瑚豆果通过进一步提取,提取物加入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但这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上述的提取是低温提取;用水、不同浓度的乙醇、甲醇回流提取、浸渍提取、渗漉提取。
本发明上述的以珊瑚豆为原料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是以珊瑚豆为原料制备治疗肺癌、肝癌、胃癌的药物。
下面通过鲜珊瑚豆提取物抗人肺源腺癌细胞SPCA-1、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试验结果说明本发明的有益之处。
1、制备鲜珊瑚豆全株、鲜珊瑚豆叶、鲜珊瑚豆果提取物 分别取鲜珊瑚豆全株、鲜珊瑚豆叶、鲜珊瑚豆果粉碎,分别加8倍量水;在20℃搅拌提取4小时,共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离心,离心液装入冻干箱,冻干。分别得鲜珊瑚豆全株、鲜珊瑚豆叶、鲜珊瑚豆果提取物。
2、肿瘤细胞株 人肺源腺癌细胞SPCA-1、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用RPMI-1649培养液, 37℃, 5%CO2,相对湿度100%培养,贴壁细胞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3、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新鲜的RPMI-1640培养液配制成细胞悬液,悬浮细胞1×105个/ml贴壁细胞0.8×105个/ml。悬浮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实验药物后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贴壁细胞先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90μl 24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实验药物。终体积为每孔100μl且每组设3个平行孔,共设4组:受试药组T(培养液+细胞悬液+不同浓度受试药)、阴性对照组N(培养液+细胞悬液)、药物颜色对照组TC(培养液+不同浓度受试药)、空白对照组B(培养液+生理盐水)。受试药浓度依次为10μg/ml、30μg/ml、50μg/ml。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h后,向每孔加入MTT溶液10μl震荡混匀后,继续培养4h,加入SDS90μl终止培养,37℃过夜,然后室温下在微量振荡器上震荡10min,酶标仪测定570nm波长处的吸光度(OD值),实验重复3次。
按以下公式计算生长抑制率:
生长抑制率(%)=(N组OD均值-B组OD均值)—(T组OD均值-TC组OD均值)/N组OD均值-B组OD均值×100%。
4、不同浓度鲜珊瑚豆全株、鲜珊瑚豆叶、鲜珊瑚豆果提取物对人肺源腺癌细胞SPCA-1、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率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对SPCA-1的抑制率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