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及加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823.8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锴;戴少雄;谢斌;曹景;刘志才;冯希训;李强;骆春雨;赵传亮;乔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面 腹板 位置 加劲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桥面板的加劲构造,尤其涉及一种钢箱梁腹板位置钢桥面板的加劲构造。
背景技术
采用正交异性板的钢箱梁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正交异性板由钢桥面板、纵向加劲肋及横向加劲肋组成,构造复杂,焊缝数量多,且反复承受汽车轮载的作用,受力较为不利。我国部分正交异性板钢箱梁已出现了多种病害,具体表现在:①钢桥面铺装不同程度的裂缝甚至坑槽,尤其是在钢腹板附近常出现顺桥向规则裂缝;②局部位置焊缝或钢板疲劳断裂,其中钢腹板与钢桥面板的交接处往往较为严重。根据研究,钢腹板位置的上述病害主要与此区域钢桥面板应变过大有关。为了防止此类病害,以往设计中考虑过下述两种方法:①将邻近腹板的第1根U形加劲肋与钢腹板之间的间距缩小;②局部加厚此区域钢桥面板的板厚。方法①的不足在于,随着U形加劲肋与钢腹板净距的减小,钢腹板与钢桥面板连接处的施焊空间也在减小,焊接质量难于保证;由于施焊空间小,部分钢结构加工厂甚至将钢桥面板在钢腹板位置断开。方法②的缺点主要在于,为了避免焊缝集中,局部加厚的范围不能过小,导致用钢量偏大,且施工工序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实践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并提供此种加劲构造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即能减小此区域钢桥面板的应变,又能确保施焊空间,且用钢量省,造价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构造,包括钢桥面板(1)、多个U形加劲肋(2)和钢腹板(4),各个U形加劲肋(2)对称分布在钢腹板(4)的两侧,所述的加劲构造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钢腹板(4)两侧的平钢板加劲肋(3),平钢板加劲肋(3)位于钢腹板(4)与同侧的U形加劲肋(2)之间;所述U形加劲肋(2)与钢桥面板(1)之间的接头采用单面坡口部分熔透焊缝,熔深不小于其板厚的0.8倍;所述平钢板加劲肋(3)与钢桥面板(1)之间的接头采用K形坡口熔透焊缝。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平钢板加劲肋(3)与钢腹板(4)和U形加劲肋(2)的间距均为150mm,高度不大于150mm。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的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的加劲方法,在钢腹板(4)与其两侧的U形加劲肋(2)之间对称布置两个平钢板加劲肋(3),所述平钢板加劲肋(3)与钢桥面板(1)之间的采用K形坡口熔透焊缝进行连接;U形加劲肋(2)与钢桥面板(1)之间采用单面坡口部分熔透焊缝进行连接,熔深不小于其板厚的0.8倍。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加劲方法还包括:先将钢桥面板(1)、U形加劲肋(2)和平钢板加劲肋(3)焊接成面板整体零件,焊接由门式焊机完成,分两道进行,第一道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填充坡口的2/3,第二道采用埋伏自动焊盖面,钢桥面板(1)、U形加劲肋(2)和平钢板加劲肋(3)均须在反变形胎架上卡固后再施焊;然后将面板整体零件与钢腹板(4)进行组装。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传统正交异性板纵向加劲肋布置的基础上,在钢腹板与U形加劲肋之间增加了一根平钢板加劲肋,提高了钢桥面的刚度,有利于延长此位置钢桥面铺装的寿命;
(2)平钢板加劲肋与钢桥面板之间的接头采用了抗疲劳性能好的K形坡口熔透焊缝,且因结构刚度增加变形减小,故此位置综合抗疲劳性能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3)平钢板加劲肋高度不大于150mm,保证了此位置有足够的焊接空间,施工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中钢桥面板腹板位置纵向加劲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以显示焊缝形式。
图中:
1——钢桥面板 2U形加劲肋 3——平钢板加劲肋
4——钢腹板 5K形坡口熔透焊缝 6——单面坡口部分熔透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稠油节能越泵热采抽油泵
- 下一篇:苎麻织物的生物后整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