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844.X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熊吉如;方寅生;陶婷婷;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C09D5/24;C09D127/12;C09D183/04;C09D133/00;B05D5/10;B05D5/12;B05D7/2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地址: | 21001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光催化 静电 复合 功能 涂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层(2)、防静电层(3)、光催化层(4);封闭层(2)涂覆在基材(1)表面,在封闭层(2)上复合防静电层(3),最后在防静电层(3)上复合光催化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1)选用水泥板、玻璃、铝板、大理石、人造石、陶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层(2)采用有机硅防水剂、环氧树脂乳液、聚丙烯乳液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配置成质量百分浓度为0.5%-5%的封闭底剂悬浊液,以0.01-0.2 L/m2量在基材表面喷涂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静电层(3)采用纳米SnO2、纳米SiO2、纳米Ag2O、成膜剂、成膜助剂按一定比例分散在醇类溶剂中制成防静电原液,经高速搅拌均匀后,在封闭层表面均匀喷涂2-4次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层(4)采用市售纳米二氧化钛固体粉剂或溶剂,配置成质量百分浓度为0.1%-2%的悬浊液,以0.01-0.1L/m2量在防静电涂层表面喷涂制备。
6.一种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1)基材表面进行水洗或酸洗处理,去除基材表面灰尘、污垢、杂质,再采用自然烘干2-8h或鼓风干燥1-4h,保证基材表面洁净干燥;
2)配置质量百分浓度为0.5%-5%的封闭底剂悬浊液,用喷枪在洁净干燥后的基材表面均匀喷射,喷涂量控制在0.01-0.2L/m2,喷涂完成后自然干燥30分钟-90分钟或鼓风干燥10分钟-60分钟,形成封闭层;
3)将溶剂、纳米SnO2、 SiO2、Ag2O、成膜剂、成膜助剂按照下述重量百分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防静电材料原液,其中原料重量百分配比为:
成膜剂 1-10%
成膜助剂 0-1.5%
纳米SnO2 0-2%
纳米Ag2O 0-1.5%
纳米SiO2 0-5%
溶剂 35-55%
去离子水 35-60%;
4)将配置好防静电材料原液注入化学合成反应釜中,转速控制在300-60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60-80℃,搅拌5-10小时,搅拌均匀;
5)将搅拌结束后的液体在20-40℃条件下陈化1-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防静电材料;
6) 采用上述防静电材料,利用口径在1.2以下的自动空气喷枪,喷枪口距离基材表面10-20cm,横向、纵向均匀喷涂2-4次,喷涂后仔细观察被喷涂的基材表面,确保无明显厚薄不均、无流挂、无气泡、无花纹、无遗漏,喷涂结束形成防静电层;
7)待基材表面形成防静电涂层后可通过低温加热或常温下养护的方式,使成膜材料发生缩合反应,形成硬化涂膜,这种硬化过程在1-48小时之间,根据具体施工环境温度而定;
8)配置质量百分浓度为0.1%-2%的可见光光触媒悬浊液,用喷枪在喷涂有防静电涂层后的基材表面均匀喷射,喷涂量控制在0.01-0.1L/m2,喷涂完成后风干5分钟-30分钟或自然干燥10分钟-60分钟,形成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静电材料中成膜剂选用氟碳树脂、硅烷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催化和防静电复合功能的自洁涂层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静电材料中成膜助剂选用低分子蜡类分散剂、聚已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8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CS歧化制硅烷的西门子联产工艺
- 下一篇:气球式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