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性防渗墙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6284.X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霞;沈细中;兰雁;张敏;杨浩明;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防渗墙 渗透 系数 测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塑性防渗墙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样品夹持器(2)、底座(3)、自动加压系统(11)、进水端体变管(6)和排水量体变管(10);其中,所述样品夹持器(2)的内部空间为圆台体形状,用于放置样品,所述圆台体形状的底部直径比顶部直径大4-6mm;所述样品夹持器(2)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螺栓(7)与所述顶盖(1)和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顶盖(1)上设有与样品夹持器(2)连通的上排气孔(4)和出水口(5),上排气孔(4)为出水排气用,出水口(5)通过橡胶管连接所述排水量体变管(10),用于测定渗流流量;所述底座(3)上设有进水口(8)和下排气孔(9),下排气孔(9)为出水排气用,进水口(8)通过所述进水端体变管(6)与所述自动加压系统(11)连通;所述上排气孔(4)、下排气孔(9)、进水口(8)和出水口(5)设有阀门。
2.一种塑性防渗墙的渗透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制作:
a.扰动样制作:将组成塑性防渗墙的材料制成浆体,预先将一个干净、无油脂的的制样模具(12)放在平板上,并在制样模具(12)的外部周围涂一层密封脂加以密封,然后将浆体倒入制样模具(12)内,用搅拌棒搅拌浆体20-30次,然后用刮刀或直尺刮平,小心的用盖板盖在制样模具(12)上,然后将制样模具(12)置于温度为22-25摄氏度的温水中进行养护;在样品达到了试验要求后,取出制样模具(12)并置于冷水中冷却,然后将样品从制样模具(12)取出,放在水流下轻轻的刮平、刨毛,去除表面杂物;制作完成的样品形状应当与所述样品夹持器(2)的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
b.原状样制作:在塑性防渗墙工程施工完成后,通过金刚石取心钻钻取岩心,将试样锯成试验所需的长度,并制作成与所述样品夹持器(2)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台形样品,完成后置于22-25摄氏度的温水中进行养护;
c.在测定渗透系数之前,样品应一直浸泡在水中;
(2)准备好塑性防渗墙渗透系数测定装置:
该测定装置包括顶盖(1)、样品夹持器(2)、底座(3)、自动加压系统(11)、进水端体变管(6)和排水量体变管(10);其中,所述样品夹持器(2)的内部空间为圆台体形状,用于放置样品,所述圆台体形状的底部直径比顶部直径大4-6mm;所述样品夹持器(2)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螺栓(7)与所述顶盖(1)和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顶盖(1)上设有与样品夹持器(2)连通的上排气孔(4)和出水口(5),上排气孔(4)为出水排气用,出水口(5)通过橡胶管连接所述排水量体变管(10),用于测定渗流流量;所述底座(3)上设有进水口(8)和下排气孔(9),下排气孔(9)为出水排气用,进水口(8)通过所述进水端体变管(6)与所述自动加压系统(11)连通;所述上排气孔(4)、下排气孔(9)、进水口(8)和出水口(5)设有阀门。
(3)测定流程:
a.将制好的样品置入在样品夹持器(2)内,直径大的一端为进水端,直径小的一端为出水端,以保证样品在测定过程中越压越紧;在样品和样品夹持器(2)的缝隙中填满由水泥浆和膨胀土混合而成的浆液,浆液风干后应当完全填充样品和样品夹持器(2)之间的空隙,使得水不会通过这些缝隙流通,有效避免样品夹持器(2)与被测试样品接触面之间的渗漏;将顶盖(1)和底座(3)通过螺栓(7)固定在样品夹持器(2)上下端;
b.通过橡皮管将进水口(8)与进水端体变管(6)一端进行连接,进水端体变管(6)另一端连接至自动加压系统(11);顶盖(1)的出水口(5)通过橡皮管连接到排水量体变管(10);
c.通过自动加压系统(11)对样品夹持器内的样品加水,待上排气孔(4)和下排气孔(9)均有水流出时,关闭自动加压系统(11),并关闭上排气孔(4)和下排气孔(9)的阀门;
d.通过自动加压系统(11)加载水压P,开始进行渗流试验,读取单位时间内进水端体变管(6)的水量W1和排水量体变管(10)的水量W2,当W1=W2时,可以判定渗流稳定,随后读取连续3-4个单位时间Δt内的渗流流量Wt,当连续几个单位时间Δt内Wt的数值保持稳定时,结束试验;
e.渗透系数kt及水力坡降J由以下公式计算所得:
式中:kt是在水温t°时的试样的渗透系数(cm/s),Wt为单位时间Δt内渗流的流量(cm3),H为试样的高度(cm),ρw为水温t°时水的密度(g/cm3),Δt为渗流时间(s),A为试样顶端横断面的过水面积(cm2),P为渗透压力(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62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多腔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