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型无级变速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6671.3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健太郎;畑山一马;佐藤隆夫;吉良畅博;松元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15/38 | 分类号: | F16H1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型无级变速机构,其具备:输入盘,所述输入盘以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输入轴;输出盘,所述输出盘以能够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入轴;一对动力辊,所述一对动力辊被夹持于所述输入盘和所述输出盘之间;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相对于所述输入轴对所述输入盘向接近所述输出盘的方向进行施力,以将所述输入盘按压于所述一对动力辊;基座部件;以及一对耳轴,所述一对耳轴分别以能够偏转的方式支承所述一对动力辊并以能够沿耳轴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部件。
背景技术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有如下环型无级变速机构,其通过输入盘2和输出盘3夹持动力辊5,所述输入盘2以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输入轴6的左侧,所述输出盘3以能够相对转动且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入轴6的右侧,利用在输入轴6的左端设置的施力单元(凸轮辊)12对输入盘2朝向输出盘3向右侧进行施力,在外壳1的右侧面经由输入轴承13支承输入轴6的右端,在外壳1的左侧面经由输出轴承14支承输出盘3的右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7448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环型无级变速机构中,利用在输入轴6的左端设置的施力单元12对输入盘2朝向输出盘3向右侧进行施力,由此,当动力辊5夹持于输入盘2和输出盘3之间时,输入盘2所受到的来自动力辊5的向左的反力对输入轴6向左施力并从在输入轴6的右端设置的输入轴承13传递至外壳1,并且输出盘3所受到的来自动力辊5的向右的反力从在输出盘3的右端设置的输出轴承14传递至外壳1。
因此,输入轴6不仅受到伴随着转矩传递的扭转载荷,还因输入盘2所受到的来自动力辊5的反力而受到轴向的拉伸载荷,因此,为了耐受扭转载荷和拉伸载荷双方而需要扩大输入轴6的直径,因此,存在导致环型无级变速机构的重量和尺寸的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轴向的拉伸载荷不作用于环型无级变速机构的输入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环型无级变速机构,所述环型无级变速机构具备:输入盘,所述输入盘以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输入轴;输出盘,所述输出盘以能够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入轴;一对动力辊,所述一对动力辊被夹持于所述输入盘和所述输出盘之间;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相对于所述输入轴对所述输入盘向接近所述输出盘的方向施力,以将所述输入盘按压所述一对动力辊;基座部件;以及一对耳轴,所述一对耳轴分别将所述一对动力辊支承为能够偏转支承并且以能够沿耳轴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部件,所述环型无级变速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环型无级变速机构具备: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在所述输入盘侧支承所述输入轴;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支承所述输出盘;第一支承部件,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一端侧固定于所述基座部件且该第一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支承部件,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一端侧固定于所述基座部件且该第二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第二轴承;以及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连结所述第一、第二支承部件的另一端侧。
另外,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环型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第二支承部件的另一端侧连结于连结部件的螺栓沿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配置。
另外,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环型无级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输出盘之间夹持有垫片,所述连结部件的供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另一端侧抵接的端面及所述输出盘的供所述垫片抵接的侧面与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正交。
另外,实施方式的第一推力轴承26A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轴承,实施方式的第二推力轴承26B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轴承,实施方式的输出盘15的阶梯部b对应于本发明的输出盘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6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传递机构的润滑装置
- 下一篇:液压式张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