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M2.5过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6827.8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毛海央;吴文刚;欧文;欧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2 过滤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M2.5过滤结构,包括基底(101);其特征是:所述基底(101)的第一主面上设置镂空结构层(102),所述镂空结构层(102)内设置若干贯通镂空结构层(102)的微米孔洞结构(201),所述微米孔洞结构(201)与基底(101)内的空气流通腔体(701)相连通;在镂空结构层(102)上设置横向纳米纤维体(401),所述横向纳米纤维体(401)覆盖在微米孔洞结构(201)表面上,并利用呈纤维状的底部紧固在镂空结构层(102)上;横向纳米纤维体(401)上设置纵向纳米纤维体(801),所述纵向纳米纤维体(801)覆盖在横向纳米纤维体(401)及镂空结构层(1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2.5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纵向纳米纤维体(801)呈纤维状垂直于基底(101)分布,纵向纳米纤维体(801)的平均间隙小于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2.5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微米孔洞结构(201)的孔径为1~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2.5过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横向纳米纤维体(401)的平均间隙为10nm~990nm。
5.一种PM2.5过滤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基底(101),在所述基底(101)的第一主面上设置镂空结构层(102),在基底(101)的第二主面上设置背腔腐蚀掩膜层(103);
(b)、选择性地掩蔽和刻蚀所述镂空结构层(102),以在基底(101)的第一主面上方形成若干贯通镂空结构层(102)的微米孔洞结构(201);
(c)、在上述形成微米孔洞结构(201)的镂空结构层(102)上设置第一聚合物材料图形(301),所述第一聚合物材料图形(301)覆盖在微米孔洞结构(201)表面上;
(d)、利用等离子体轰击上述第一聚合物材料图形(301),直至在基底(101)的第一主面上方形成横向纳米纤维体(401);
(e)、在上述基底(101)上设置第二聚合物材料图形(501),所述第二聚合物材料图形(501)覆盖在横向纳米纤维体(401)及相应的镂空结构层(102)上;
(f)、在上述背腔腐蚀掩膜层(103)上设置所需的基底腐蚀掩膜(601);
(g)、利用所述基底腐蚀掩膜(601)及背腔腐蚀掩膜层(103)对基底(101)进行腐蚀,以得到贯通基底(101)的空气流通腔体(701),所述空气流通腔体(701)与微米孔洞结构(201)相连通;
(h)、利用等离子体轰击第二聚合物材料图形(501),直至得到纵向纳米纤维体(8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M2.5过滤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和步骤(h)中,所述等离子体包括氧等离子体或氩等离子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M2.5过滤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聚合物材料图形(301)及第二聚合物材料图形(501)的材料包括光刻胶、PDMS、Parylene或聚酰亚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M2.5过滤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微米孔洞结构(201)呈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M2.5过滤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101)的材料包括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M2.5过滤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镂空结构层(102)及背腔腐蚀掩膜层(103)均为二氧化硅层或二氧化硅和氮化硅的复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68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接线盒
- 下一篇:自然环境下视觉调节及生物电与行为记录的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