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南板蓝叶治疗脓包疮的散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7547.9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金标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7/00;A61P31/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南板蓝叶 治疗 脓包 散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南板蓝叶治疗脓包疮的散剂。
背景技术: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俗称“黄水疮”。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易在儿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为凝固梅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皮肤浸渍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肤繁殖,为促发本病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国内外治疗脓疱疮的药物较多,但是存在价格高,效果不明显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脓包疮费用低、疗效好的药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南板蓝叶治疗脓包疮的散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南板蓝叶18-22、青黛8-12、白鲜皮8-12、穿山甲18-22、辣椒籽4-8、薏苡仁4-8、黄芪6-10、月季花1-5、刘寄奴2-6、猕猴桃根6-10、翻白草1-3、五倍子28-32、冰片1-5、山蒿6-10。
一种利用南板蓝叶治疗脓包疮的散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南板蓝叶20、青黛10、白鲜皮10、穿山甲20、辣椒籽6、薏苡仁6、黄芪8、月季花3、刘寄奴4、猕猴桃根8、翻白草2、五倍子30、冰片3、山蒿8。
南板蓝叶【性味】味苦;咸;性寒。【归经】归肺;胃;心;肝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温热病;高热头痛;发斑;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丹毒;猩红热;麻疹;咽喉肿痛;口疮;痄腮;淋马结炎;肝痈;吐血;衄血;牙龈出血;崩漏;疮疖;蛇虫咬伤。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配方利用南板蓝叶清热解毒的特性并配合清热燥湿的中药,能对患者快速止痒,对于治疗脓包疮具有很好的疗效,成本低,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南板蓝叶治疗脓包疮的散剂,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南板蓝叶20、青黛10、白鲜皮10、穿山甲20、辣椒籽6、薏苡仁6、黄芪8、月季花3、刘寄奴4、猕猴桃根8、翻白草2、五倍子30、冰片3、山蒿8。
将上述中药原料焙干,研成细药粉,过120目筛,装瓶备用,即成散剂药物。本发明药粉的使用方法是:用药棉球蘸上药粉直接外敷在患处,两日一次。一般一周左右治愈。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1、陆某,女,4岁,主诉:手臂、下颌、后背多处糜烂,直径0.2-0.8厘米,有渗出液,病程5天,伴有发热、大便干燥等症状。给予上述药粉外敷,2次/日,第二日结痂。四日后痂皮脱落,伤口愈合。
2、周某,男,5岁,患者肩背、小腿、嘴角多处皮肤溃疡,周围红晕,有黄色渗液,自觉瘙痒,病程1周,还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给予上述药粉外敷,第二日渗出液消失,痂皮开始形成,瘙痒减轻。一周后,痂皮均脱落,皮肤愈合。
3、赵某,女,7岁,患者鼻粘膜、小腿以及嘴角多处皮肤出现脓疱,脓疱周围有炎性红晕,破后糜烂结脓痂,还伴有便干尿黄等症状。病程4天。给予上述药粉外敷,第二日开始渗出明显减少,小溃疡和糜烂面开始结痂,5日后痂皮自然脱落,皮肤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金标,未经余金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