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硝化与沉淀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7649.0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国;尤嬿;徐俊伟;聂俊英;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化 沉淀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及其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反硝化与沉淀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包括原水以及好氧池混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由活性污泥构成的污泥层,在所述污泥层中安装有刮泥机,所述污泥层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下缓冲层、下层斜管、上缓冲层、上层斜管和出水渠,其中所述下层斜管和上层斜管中附着有富含反硝化细菌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与沉淀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进水管设置于所述污泥层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与沉淀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斜管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三角堰集水槽,并与所述出水渠相连,所述出水渠的末端为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反硝化与沉淀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由栅条、吸泥管以及泵构成,所述栅条置于所述污泥层中,所述吸泥管的底部位于所述污泥层中,其顶部与设置于所述出水渠上方的所述泵相连;在所述三角堰集水槽底部设有出泥管,所述吸泥管通过一输泥管与所述出泥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硝化与沉淀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层的厚度为0.9~1.1m,所述下缓冲层高度为0.4~0.6m,所述下层斜管高度为0.6~0.8m,所述上缓冲层高度为0.2~0.4m,所述上层斜管高度为0.6~0.8m,所述上层斜管与液面之间相隔0.9~1.1m。
6.一种涉及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反硝化与沉淀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处理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污水从所述进水管流入,启动所述刮泥机中的栅条进行搅拌,以使污水与所述污泥层混合,发生反硝化作用和截留污水中的悬浮固体;之后污水流入所述下层斜管中并与其内的所述反硝化细菌接触,以强化反硝化作用;其后污水经所述缓冲层流入所述上层斜管中并与其内的反硝化细菌接触,继续发生反硝化作用,并分离所述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经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所述出水渠,通过所述三角堰集水槽收集后进入所述出水管;当所述污泥层中的活性污泥浓度超标时,所述刮泥机上的泵驱动所述吸泥管开始吸泥,将所述污泥层中的部分所述活性污泥通过所述输泥管送入所述出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6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